我们通常认为,富人都是天赋异禀,或者运气爆棚,我们只有羡慕的份。其实,你如果更深一层思考一下,他们是怎么变富的?你才能找到答案。
《财富自由》这本书的独到之处在于利用大量的调查和数据,从中总结出富人在行为上的共性,不管是富二代还是白手起家,也不管从事何种职业,都在调查和数据的统计范围。
最终的研究证明,经济独立和你的经历、职业以及出身并没有绝对的正相关关系,也就是说,即使你出身豪门,一样可能挥霍掉所有家底,即便你出身贫困,也一样能够赚到足够的钱。任何人都有可能经济独立,只要能够遵循富人的行为模式。
富人有哪些共同的行为模式值得我们去学习修炼呢?
1.自制力
根据调查,在美国,有接近一半的研究生在拿到博士学位前就辍学了。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本科阶段有教学大纲和标准化测试,有专人来督促你完成任务。而到了研究生阶段,需要自己独立完成论文。没有了专人的安排,只能自己规划自己的行动计划,并且按时完成。没有了外界压力,自己无法合理推进计划,最后无法完成。
财富积累也是这样,我们需要在没有外界压力的情况下,做好并执行自己的财务规划。
所以,每个月的月初或者每年的开始,都要做出合理的预算,然后按照预算来消费。这就是自制力的体现,能够再没有外界压力的情况下做好事情。
在财富积累上,自制力体现在节俭和社会冷漠上。节俭就不说了,节俭是一种稳定的状态,不能因为收入提升而提升自己的消费。比如很多人收入提升后就想着换个更好一点的车,换一套更加高档的房子,殊不知积蓄的提升来自收入和支出的差额,当消费提升,也就压缩了储蓄的净值,也可以说是降低了储蓄率。
社会冷漠就是不要受到周围的人的消费观念的影响,不要因为别人买了什么我们就需要什么。很多人会看到别人换了车,自己也要换一辆,这是一种攀比心理。而社会冷漠,就是不管别人怎么样,自己依然坚持自己的原则和计划。
所以,在储蓄、支出和投资等方面,我们要采取一种稳定的、有自制力的方式。
2.自信
我们经常听说一句话,"你赚不到你认知之外的钱,即使赚到了,这个世界也有100中方法收割你"。
自信不是来自经验,也不是来自渊博的知识,而是知道自己能力的边界。投资大师查理芒格提出"能力圈"的概念,他提倡在能力圈范围内做事情。能力圈是什么?就是知道自己不懂什么,特别是投资理财,你不知道你买的是什么,就像抱着个炸弹,不知道哪天会爆炸。
知道自己不懂什么,才能确定自己能做什么。你的自信一定是来自对事物的了解,对结果的掌控力,只有这样,才能选择那条最安全的、最有把握的积累财富的道路。
3.责任
照顾好家庭是每一个成年人的责任,怎么照顾好呢?最直接也最重要的就是能够为家庭提供充足的经济支持。比如孩子的教育,你需要提前准备好孩子的教育金,这就是对孩子教育的负责。比如疾病,你能够提供足够的钱用来治病,这是对家人的健康和生命负责,如果这些做不到,等于没有把家庭责任扛在肩上。
每时每刻都要提醒自己,我做出的财务决策,会对家庭产生深远的影响。我的每一个投资决策,都有可能让家庭经济变得更好,也可能让家庭经济破产。
再来看待自己的消费,就能做到尽量的节俭和克制。
4.专注
不论是工作还是投资,只有专注才能成事。也就是说,你想把一件事情做完,专注是必要条件
在当下,专注于一件事,把事情做完,然后完善,做出成绩钱自然会向你靠拢。投资理财也是,专注于财务规划和投资规划,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不断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收益率自然会提升。
5.计划
消费主义鄙视做计划做预算,提倡享受生活,今朝有酒今朝醉。这就是没有计划,你随便找几个年轻人问问,看看他们有多少存款就知道了,有90%的人是负资产。
消费主义的问题不在于花多少,而是在于没有节制。也就是说,你花着花着就花超了。
比如你有张信用卡,大家都认为信用卡就是白用银行的钱,免费用一个月就还上了。你如果善于观察,你会发现,刷信用卡商家需要手续费的,你每刷一笔,银行就能收到一定比例的手续费。银行并没有让你白用这些钱,而是通过服务费的形式盈利。
既然你有白用的想法,那么花多了你也就不那么在意了,月底账单超过一个月的结余,就产生了负债,之后就是分期还款,付给银行利息。
富人基本上不用信用卡,即便使用,也会在计划范围内使用。因此,整个家庭的消费预算和投资计划是最重要的部分,要想变成富人,你首先得有变富的计划。
以上就是分享的内容,觉得有用就点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