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定义: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
简言之:劳动合同是一种现代化的契约制度,也可以说是劳动关系契约化的具体形式。
劳动合同的主体(即双方当事人):一方是具有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的劳动者;而另一方则为劳动力的使用者,也就是具有法人资格的用人单位或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经济组织和个人。
劳动合同的客体:劳动合同的唯一客体就是劳动能力。
劳动合同往往涉及第三人的物质利益!
在特定条件下,劳动合同往往涉及第三人的物质利益,即劳动合同内容往往不仅限于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有时还需要涉及劳动者的直系亲属在一定条件下享受的物质援助权,劳动者的配偶、父母及子女均不是劳动合同当事人,但因劳动合同的某些条款或履行结果而与劳动合同发生紧密联系。例如,劳动者因年老、患病、工伤、生育、死亡等原因,部分或全部,暂时或永久地丧失劳动能力的时候,用人单位不仅要对劳动者本人给予一定帮助,而且对劳动者所供养的直系亲属也要给予一定的物质帮助;对工资的衡量无论是双方协商或国家规定的最低工资,都包含着对劳动者家庭成员的基本生活费用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