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于理性的西方哲学,宗教是人类对理性无法证实和证伪的未知世界的敬畏,且随着人类对生命极终意义的渴望又赋予了崇高美好的景象——在信仰者的感觉与体验中认为事实如此,而非外人用理性可以理解。我个人觉得,佛法的经论既展现了卓越的理性思维品质,佛法的修行又张显了身心自在、至善至真的生命品格。所以,佛法有哲学的理性而不只是冰冷的理性,佛法有宗教的信仰而不只是感性的信仰。只要把佛法中为适应世间而增添的枝叶砍去,那么纯正的根本则是源于释尊基于禅定与慧观的生命体证。这是哲学的理性和宗教的信仰都无法达成的,只有依释尊指示的正道去修持,用生命去实现!" --宏喜居士
"宗教是人类对理性无法证实和证伪的未知世界的敬畏",换句话说,"无法证伪"就是宗教的生存空间。既然无法证伪,那就是怎么说都可以。但是随便说显然不行,宗教的职责之一是帮人解脱。人类需要什么,就给他什么,人类无法接受生命毫无无意义,那就给他生命的意义,人类无法接受自身的毁灭,那就跟他说其实你并未消失,而是以另一种形态存在着。宗教法则的设计者应该把尽可能大的确定性呈现在信众面前,因为这能够让他们获得极大的安慰,人类就是对不确定性心存恐惧,如何发现尽可能多的确定性考验的是设计者的智慧。设计者可以在"无法证伪"这个发挥空间内设计出一套足够自洽的宗教法则,这套法则可以给人以满足感,幸福感,并且他不需要有自证的负担。宗教并不对自身的真实性负责,它并非是以真实性来说服信众的,从另一个方面说,未经理性论证的事实是很难保证真实性的。一套法则再完美,也不代表它就是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