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览故宫博物院的时候,宫殿都进不去,有没有注意到地面铺的砖,叫金砖,据说故宫太和殿内共铺设金砖4718块。
这里说的金砖,也被称为“细料方砖”,是明清两朝皇室专用的一种高规格铺地材料,尺寸在二尺二寸上下。其取材特殊,做工精良,质地光洁,“明如镜、声如磬”,民间有“一两黄金一块砖”之说。
金砖是中国传统窑砖烧制业中的珍品
古时专供宫殿等重要建筑使用的一种高质量的铺地方砖金砖只是雅称关于为何叫“金砖”‘据《金砖墁地》载之所以叫“金砖”有三个原因:
1、其质细而实,敲之有金石之声
2、金砖工艺繁复,造价昂贵如金
3、金砖在古代只能运至京城的“京仓”供皇宫专用,故名“京砖”,后称为“金砖”
金砖地面的铺漫也是极为苛刻复杂‘,其中最为重要的一道工艺为“泼墨钻生”。这种墨并非书写绘画等所用之墨,而是一种专供金砖地面使用的黑矾水,主要材料有:红木、黑矾、烟子等。将上述材料熬制好后,趁其热量未消之际,分两次泼洒或涂刷在地上,然后进行“钻生”。“钻生”即待地面完全干透后,在地面上倒厚度约为3厘米的桐油,使得桐油灌入砖孔中。随后,将生石灰掺入青灰中,混合成与砖相近的颜色,把灰撒在地面上,2-3天后刮去多余的灰粉。钻生完成后,还要进行烫蜡工作,即用蜡烘子将石蜡烤化后使其均匀地淌在砖面上,待蜡皮完全凝固后,用烤热的软布反复揉擦至光亮,最后再以软布沾香油擦拭数遍即可。上述泼墨钻生工艺,使得铺墁的金砖地面坚硬无比,油润如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