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22年10月份开始,跟着王院长学习到现在4个多月了,从开始的199.到1980再到实操班,导师班,一路系统式学习,浸泡式成长。一直觉得自己是个死心眼的人,进步也不是很快,但是我的状态还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至少自己不再迷茫和痛苦。院长告诉我们,要相信相信的力量,所以我肯定会把养坏的孩子养回来。我们要用战略的眼光去看待孩子的一生。我们带着历史来到当下,带着当下的历程走向未来。
先大概说一下,我怎么会结识院长然后跟着院长学习,然后结识了一群朋友。我家儿子今年18岁,高三,在去年的10月份就彻底躺平,不去上学了,每天黑白颠倒,玩手机游戏,跟我们的关系恶化到最低谷,不跟我们说话,也不跟我们一起吃饭,饿了就点外卖,没钱了就问我们要,不给就吵架,我们不愿意给,但是也没有办法。我们尝试过各种方法,软硬都不吃,我们每天都在崩溃边缘,每天以泪洗面,不明白原来那么优秀的孩子怎么就变成这样了?每天在网上找找各种各样的心理老师,孩子是不是抑郁了?每天刷视频,想搞明白孩子到底怎么了?怎么让他快点返回学校去?就在那时候,刷到了院长的视频,也不知道哪个点吸引到了我,就开始跟着院长步伐,一步步到了导师班。
再大概总结一下这几个月的收获:
一、清晰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儿子刚辍学在家的时候,我真的是百思不得其解,这到底是为什么?为什么别的孩子都好好的 就我家孩子不愿意上学了?现在高三了,再坚持一年,等考上大学不就好了吗?那么优秀的孩子,怎么说放弃就放弃了,肯定是手机使用过度。当时的我们一直把问题归咎于孩子和手机的问题上,随着深入的学习,我终于明白,手机成瘾,休学的最终原因是人际关系出了问题,是我们之间的亲子关系出了问题。我们应该把注意力放在孩子的情绪和关系的建立上,而不是把孩子玩手机的行为直接砍掉。我们可以否认孩子的行为,但是不能否认孩子这个人。
二、没有那么狠的心就不要说那么狠的话。这句话是我一开始跟着院长学习,就紧紧记住的一句话。因为那么多年的争吵中,明明没有那么狠的心,却说过最狠的话去伤害孩子的心灵。现在想想,我都没有好好的表达情绪,而是情绪化的表达。别人对待你的方式都是你教出来的。所以,一个人真正的成长从优化语言开始。如果还做不到优化语言,那就先保持安静,因为我们的家庭,只有我好了,全家人就好了。
三、孩子的问题越轻松,家长越省事,孩子的问题越严重,家长越费事。我们家的孩子应该是问题很严重的那种,他不愿意接受咨询,不愿意跟我们沟通,我知道我们只有持续不断地温暖他,做导师班的鹰。所有的结果都有因,我要做到因上努力,果上随缘,在建立好的关系基础上有原则的逐步前进。
以上是我大概概括的总结,应该说是复盘吧。这几天在第三遍抄写实操班的笔记,每次都有不一样的收获,但是导师班的笔记还是不能很好的吸收,不过我会听话照做,每天写每日一省,每天看群里家人们写的每日一省,每天给儿子写爱心贴,隔几天给儿子写一封信,每天做好妈妈的角色。院长说的,保持安静,认命修运,做定海神针,直面问题,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