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延珍焦点网络七期洛阳坚持分享438天(2018-10-28星期日)

        一位家长带着焦虑不安的心给我打电话。说在自己的心目中一直觉得孩子学习挺好的。直到看到这次月考的成绩,才知道孩子原来成绩这么差劲,真不知道怎么回事?看到孩子的成绩真的很焦虑。我说你跟孩子聊了吗?孩子怎么对待这次成绩呢?她说聊了,关键是孩子也不知道问题出在哪。接着家长又谈了对于孩子的期望,希望孩子长大后怎么怎么。听了大概20多分钟,都是家长如何如何在努力,给孩子报什么什么班。希望孩子怎么怎么,孩子还是考不好之类的话。我肯定了家长的良苦用心,用身边的人为例,让这位家长看如果碰到这样的孩子,你会怎么对待,家长沉默了,我知道她是在思考者什么。

      教育孩子要看孩子的自身特点,找到适合自己孩子学习的方法,况且每个孩子的花期不同,尽量不要把自己的焦虑传递给孩子,只要做好每一件事就好。相信付出就有收获。

    1、  我们儿时绝大多数的行为都以归属感和被重视的需求为出发点。如果我们的行为没有得到预期的结果,我们往往会觉得更孤单,更不被重视。我们很可能会觉得这个世界缺乏关怀,温暖和真情。从而感到绝望。这种感觉会使我们对自己的重要性感到怀疑。

2、每个人都会经历改造的过程。一旦找到有潜力满足我们需求的候选人,我们就着手将他们塑造成我们心中理想的伴侣。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