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5)班的故事9.12

            我们的班级文化

        上次请了婧涵、馨怡、雅婷、镇源、羽轩等有艺术天分的同学回家作画,用来布置班级。今天,婧涵抱着厚厚一捆画过来。我打开一看,有素描,有卡漫,有水粉。这孩子几年的功夫,美术素养提高了不少。班级文化布置的第一步,换掉旧班级的画作,换上我们班画家的作品!

图片发自简书App

        正好,在广告公司定做的读书墙今天也安装好了。我去总务拿了标签,开始正式把启动“书门”计划。也正好,绍阳今天不但带了书,还带了课外阅读本来换阅读积分,成功领到第一个书名标签。孩子们在一边看着眼热得不得了,恨不得立刻回家取书。我索性“大发慈悲”,规定凡是今天带了课外阅读本的,能在本子上找到记录证明自己九月已经看完几本书的同学,就可以来领取标签。这下,雅希、晓雨、欣悦等人都来了,往墙上贴了标签。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还有不少孩子追问:“老师,我看了但是没有写读书记录的行不行?”这样的请求被我拒绝了。每天记录自己的阅读量,写下好词好句和心得是件看似浪费时间,坚持下去做又受益无穷的事。看书的时候,我们往往容易被书的剧情所吸引,判断书好不好看的标准容易变成剧情够不够曲折,结局是不是够圆满,或者辞藻是不是足够华丽。而当试图落笔做记录的时候,才会去思考:作者为什么要这么写?他想借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这本书是一本我喜欢的书吗,我喜欢/不喜欢这本书的理由又是什么呢?这样勤加思考以后,我们才更容易对自己读书的喜好有个了解,在读书的选择上更加得心应手,也学会积淀一点什么。

        说到这儿,我突然很想念我大学的辅导员。

        我们就读的虽然是中文系,但是其实并没有太多文学有关的课程,学校把我们更多往文字学的方向去培养,重点学习“小学”的知识,即音韵、训诂、文字。我们的辅导员姓石,是个刚研究生毕业不久的大男生。从我们大一开始,他就强制我们每周必须读完一本书,并且手写下不少于三千字的读书笔记。大一的日子最苦,专业课和选修课多,不少同学和我一样又在外面报了各种证书的考级,算起来有时一周从早上八点上课,到晚上十点晚自习结束,中间没有什么休息的时间,更别提几乎每周都要上交几千字的作业。因此,当年我们对于他这项决议,是不能理解的——不带我们班级的课,只是个辅导员而已,凭什么给我们这么加任务。但是真正咬着牙坚持下来了,慢慢的也就会写了,并且享受上了这样的过程。每周六坐着校车去老图书馆借书,再回来挑灯夜读名著,是件足够让心灵丰盈的事。

       亲爱的孩子们,你们现在个个都爱看书,以后很有可能会成为终身的阅读者,这可能是老师留给你们的最珍贵的礼物。现在的你们,也开始慢慢学习去找好词好句,做好每日的记录,但是对于“心得”和“评价”,你们往往还是不敢落笔,宁肯把这里空着。老师想告诉你们,万事开头难,千万不要因为一时的胆怯而驻足不前。只有勇敢地迈出了自己的舒适区,才有可能进入到下一个天地。


          认真洗手的重要性

        昨天看小饭桌,发现孩子们都养成了餐前洗手的习惯,在取餐的时候也能做到不争不抢、有序取餐,这很好。不过,吃完饭后,来我前面的台子上自取洗手液再去洗手的,却基本都是女生。男生们把餐盘一放,有不少就直接下楼玩儿去了。

        想了想,尽管今天牙疼得还是说话都费劲,我依旧抽了点时间给他们继续读《呼兰河传》。今天跳了几章,往后翻到“抢麻花”一节。这是一节具有讽刺意味的闹剧,孩子们就算听不懂,也会因为这种闹腾感到无穷的趣味。果然,读到“手上起着黑的灰的、深的浅的、各种的云层,看上去好像隔山照似的,有无穷的趣味”,读到“麻花把小手染得油亮油亮、黑亮黑亮的”,女生们就已经开始捂嘴偷笑了;再读到四个孩子哄抢麻花,一边追打一边往嘴里塞麻花,剩下的麻花经过几轮孩子摸来摸去之后,买麻花的老太太感慨“这麻花真干净,油亮油亮的”时候,亚杰为首的男生们终于哄堂大笑。

       “这还干净?那手都黑成什么样了!”大家纷纷吐槽。

       正好下课铃响。男生们积极主动地往放洗手液的台子涌去。


            时光你慢慢走

       今天特别忙。抽了一节课的时间去一年级各班拍学籍照片。一年级的小朋友们刚刚入学,注意力的时间还不够长,虽然有任课老师帮忙组织纪律和排队,还是上上下下忙得一身汗。看这些班主任们戴着耳麦,嘶哑着嗓子喊“不要吵”“来站好”“不要打架”“要安静”,突然很感慨,自己当年这段一年级混乱的时光,是怎么熬过来的呢?

       我也忍不住去安慰这些班主任们:“自己亲自付出过大量心血的孩子,长大了更黏人,也和你会更默契。课上得慢点没关系,先抓常规,熬过这段时间,他们慢慢顺应了小学生活,懂了纪律,也就好了。”

       说这话的时候,我可是很有底气的。最近牙齿发炎,半边脸肿了,说话都不方便,除了讲课以外,日常我能不说话就尽量少说。而我的孩子们往往看我的眼神和手势,就能知道我想表达什么。是该站队还是该下楼,跑步是跑一圈还是跑两圈,有重要的事需要大家安静下来听我说……这样的默契,只有在带过几年的孩子们身上才更加明显。更别提孩子们读书的方式、写出的字、说出的口头禅,都越来越统一,这大概也是一种别样的班级文化吧!

        偷偷把五年前留的学籍照片拿出来回翻。五年的时光过去,孩子们都长大了,高了不少,壮了不少,脸庞上的稚气也慢慢退去了。就这样在学校里一日一日长身体长知识长品行,吸取营养,恣肆生长。

        五年级啦!真想说:时光你慢慢走。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2011年10月20日为什么糊涂 回家的路上,晓晓打了个喷嚏,妈妈有点紧张:“怎么了?”却说成了:“怎么办?”说完...
    羊羊羊羊汪阅读 13,179评论 2 14
  • 那天,你跟我说,我们不能在一起
    呢爱我吗阅读 923评论 0 0
  • 然,我最喜欢沈从文的还是他从文学创作转而研究文物的那一段。“他后来遭受一些作家的抨击,转而研究文物,也做得...
    可瑞阅读 3,885评论 0 0
  • 我总在脑子里不停的搜索曾经自己经历过的寒暑假,随着时间的流失,似乎没有什么影子,没有了印象,应该说也没有什么很特别...
    翁玲子阅读 1,872评论 0 0
  • 昨天晚上刷新闻刷单了名为陈昱霖父母的公开信。信中描述的事情大致为吴在陈昱霖曝光七年婚外情后,与陈昱霖关系缓和...
    姜姜子呀阅读 3,311评论 0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