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旅行/乐趣
这里,据说是三百年前的嘉陵渡口
这里,据说是民国重庆的文化摇篮
这里,据说早已破败以致时常闹鬼
这里,曾经是美术摄影的大爱之地
这就是今天一路有趣要给大家介绍的——
这些天来,他一直是在船上度过——先是从南京的下关渡口登上了开往陪都重庆的轮船;再从重庆换了小火轮,“突突”地沿嘉陵江逆流而上……船终于在一个峡口靠了岸,几个操着浓重重庆口音的挑夫立即包围了这位穿着长衫的人“老板儿,要棒棒儿不?看你这副打头就晓得你是读书人。您这是要去金刚碑么?”
这一幕发生在民国1937年的金刚碑渡口,而这位穿长衫的人正是后来被誉为“文化中国的象征”的大学者梁漱冥先生。
(梁漱冥)
金刚由来
传说佛祖释迦牟尼的大弟子迦叶尊者到缙云山建寺之时,有金刚力士前来助力,曾遗漏了块巨石在此,当地人俗称为“立石子”。那巨石有七米多高,二米多厚,状似一碑,直深入嘉陵江。唐人曾题刻“金刚”二字,故而当地人改名为“金刚碑”。
金刚碑本是古渝州最偏远的山村,早在清朝康熙年间,缙云山南坡的小煤窑星罗棋布,煤炭业日益兴旺,煤炭必经过金刚碑嘉陵江出口,运销外地,于是形成产煤、运煤、销煤的水陆码头和中转站。
一些为了生存的农民,到缙云山运煤,在金刚碑建房而居。到清同治年间,金刚碑日渐繁华,米行、油行、酒坊、茶馆、客栈、铁匠铺,遍布金刚碑,多达几百家。
运煤队伍也形成了骡子帮、船帮、马帮、人力帮。船主、帮主、煤炭商、力夫就在金刚碑溪河两岸半山腰,建起一座座穿斗青瓦房,简朴适用,一楼一底的石头墙、土墙、竹木夹壁墙的老房子,用石灰粉刷,依崖而建,独具巴渝特色。
用青石板铺成宽2米、长500余米的青石板街道,两旁的青瓦房随蜿蜒曲折的山势延伸。金刚碑从康熙年间兴街,至今已有300多年沧桑历史。
同治年间,此处的各个行业开始兴旺繁盛,各种民间活动热闹非凡,呈现出一派兴盛景象,“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就是它繁荣写照。
民国鼎盛
抗日战争时期,这里就更加有名了,一时名人云集,人文荟萃,酒旗招展,把金刚碑的繁荣推向了顶峰,曾经有一百多名文人墨客曾经在这里居住过,老舍的名作《四世同堂》在此创作完成,前文提到的教育家梁漱冥亦在此兴办了“勉仁书院”。
(艺术作品里的金刚碑)
嘉陵江穿过北温泉小三峡,到了这里突然变得宽阔,一条小溪注入嘉陵江,金刚碑村落就沿着小溪而建,自江岸升起蜿蜒而上直达缙云山麓,四季绿树成荫。因整个村落都分布在一个深深的山坳里,显得隐蔽而安静。
国民政府迁都重庆以后,大量的政府机构迁到了这里,以期能避免日军飞机的轰炸。小小村落容纳了部级以上的单位就多达13个,学者、文人以及政商两界的名流数千人涌入金刚碑,一时之间,这里竟成为一个繁华闹市。
又由于金刚碑处于北碚城与北温泉之间,属于水陆交通要冲,往返于北碚与合川的各路枭雄也常常驻足于此,更添了这里的热闹气氛。民国时期的金刚碑,酒幡招展,人气兴旺,注入了大量人文元素,成为嘉陵江边的“小北碚”。
每天,梁漱溟沿着石阶去给学生上课,在路上他会碰上地质学家翁文灏、有时也会碰上在此编辑《文史杂志》顾颉刚,后来翦伯赞搬到金刚碑,他们也会偶尔在茶馆喝茶。
当时老舍在写他的鸿篇巨制《四世同堂》,写到困倦时,他会来到金刚碑江边散心,也会在这里喝茶聊天。这里蛰伏着一大批雅人文士,并催生出大量的学术成果,据说,北京猿人头骨存在的证据,就是翁文灏在这里整理出来的……
荒凉之美
经历了民国的繁荣昌盛,现如今的金刚碑,却早已被世人遗忘。如今的金刚碑已被废弃,建筑都是危房,政府已将村子入口封住,就连进入,我们都是尾随一波游人翻窗进去的。
15年,胖娃说金刚碑闹鬼。
我不太屑的说:大白天闹鬼,我真的是闯***鬼。
胖娃是奇葩的男生,他是所有小说中都有一个胖子的那个胖子。
尽管偌大的身躯,但走起路来,却很妖娆。
去金刚碑是他的提议,他说他想活见鬼。
为此他准备了驴蹄,蜡烛,以及洛阳铲,以及一些纸钱。
橙橙说:胖娃,你是去盗墓还是去参观一个即将消失的村子?而且你那个蹄子是什么蹄子?
“耍家猪蹄!”
小雨一直在下淅淅沥沥的下。更凭添几多凄凉和阴森。这一路的空屋,不知道,会不会突然间飘出几个鬼魂?还好我曾经是一个圣骑士,熟练掌握“无敌+炉石”战术……
然而进去之后着实被它惊艳到了:山峦拱翠,古树参天,溪流潺潺,小路蜿蜒,青石板两旁的青瓦房随山势而建,原汁原味的巴渝建筑,美的不真实,像画卷一样展开。
磨损的石板路彰显它曾经的繁荣,石瓦上的青苔讲述它的陈年往事,残垣断壁流露出它的沧桑巨变。村落里每一处古迹都彰显了“一条石板路,千年金刚碑”鲜明的历史和地域特色。
经过数百年沧桑和风雨侵蚀,古镇的多数建筑年久失修,风化严重,很多具有明清特色的建筑都已彻底损毁。
杂草丛生的院子里留有的生活用具,雕着虫鱼鸟兽的廊栏、还有民国风格的楼栋无不凸显出金刚碑的精美与荒废,但正因为荒废,保留了它的原汁原味,悠远绵长。
山峰如青螺,依山傍水。因为居住的人很少,显得古旧苍老,而正因为如此,反吸引着无数的人从四面八方赶到这来,闲走在宁静的街上,看看古树,看看四合院,哪怕只是为了看看遮住光阴的青石路,也是需要一颗安静恬淡的心,只有这样,才能把金刚碑背后的故事来探寻……
北碚金刚碑古镇之所以被那么多摄影爱好者推崇,在于它的荒芜和凄凉。残亘断壁,满眼的破败,在我所到过的古镇中,它怕是独一无二的了吧。老戏台,早已是杂草丛生。长满青苔的石栏杆,掩盖了它原来的模样,只怪兽的雕像还在,可以猜想它古老的历史。
写在后面的话:北碚政府斥资10亿打造新的金刚碑作为旅游景点的项目已于去年招标开工。也不知这样的开发到底是幸还是不幸。谁也不知道将来古镇会变成怎样。但现在,金刚碑古镇,是最真实的古镇遗迹。不像我到过的其它古镇,说是古镇,实际却是新城,只不过沿用了旧时的模样。或许,于我们而言,有时候更想看到的并不是人工后的雕琢而是,原汁原味的朴实无华。
———— /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