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帆齐微课
01 参加鲁佳老师读书会,老师在读书会分享会是提到了《临终前最后悔的五件事》,听到这个书名好像一下子提到了我心中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我有时在想等我老了会不会对自己这一生感到后悔?
如果哪天我离开了这个人世间我会不会对自己此生的碌碌无为感到后悔?
所以我想看看作者想说的临终前最后悔的五件事是哪五件?
02
《临终前最后悔的五件事》作者:邦妮·韦尔女士,是澳大利亚作家、词曲创作者兼歌手。她的生活经历充满传奇色彩,二十几岁,她是银行的职业经理人,向客户推销产品。随着工作的日复一日,她厌倦了银行的工作,仅揣着少得可怜的路费,以澳大利亚的小岛为起点,周游半个地球。三十几岁,重回澳大利亚,开始了人生中最重要的八年生活——投身临终关怀事业,用爱心陪伴客户生命最后的日子。四十几岁,回归家庭,潜心创作,将自己曾经收获的福音,传递给全世界的读者。
《临终前最后悔的五件事》是作者根据自己投身临终关怀事业的收获写成的书。
非常佩服作者的勇气和冒险的精神,一个有勇气从一个令人羡慕的、稳定的职业辞职去旅游,这是一个让人觉得不可思意又大胆的行为。这是她追求自己心中渴望的开始。
03
作者在序曲中的小标题写道:人生转折总在不经意间。这也是她护理工作开始的写照。
作者在旅游初期在一个美丽的岛屿上住下,在酒吧工作,“休息日则在美丽而壮观的雨林中漫步,或坐船或海上邮轮到附近的岛上游玩、潜水,或者只是随心所欲的闲逛”。
在酒吧当义工(酒吧只管包住宿,没有薪水),正常的话会觉得很辛苦,但是作者觉得自己过着令人垂涎羡慕的生活。(我觉得作者乐观的性格是值得我学习的)
在这里,能瞭望和享受价值百万美金的完美湛蓝的海水、白色的沙滩、摇摆的棕榈树以及岛上所有一切。自然这样对比,也就不觉得这个工作辛苦。无语到这里,渡假的快乐的人们相处久了,也成为了一名擅长调和鸡尾酒的男人,以及收集了许多有价值的旅游小册子图片。这些都跟我以前在银行工作所了解的世界截然不同。
偶然间一则艾格尼丝寻求入住陪伴的广告吸引了她。其实这是我第一次知道原来还有这样一个职业。这也是作者第一份看护工作。
艾格尼丝是一位快90岁的老人。而作者的工作就是每天陪着艾格尼斯并照顾她的生活起居。“与艾格尼斯生活在一起的经历是一种美妙和特殊的经验。”作者陪伴艾格尼丝的过程中也积累了一定看护的经验。
04
由于要回到男友的身边,作者结束了艾格尼斯的看护工作。随后作者回到了银行的工作岗位去挣钱。
但是渴望从死板的常规日程中挣脱出来的作者再次辞职重新寻找工作。而这时她接受了一份病人看护的工作。鲁思是一位病人。当得知鲁斯即将走到人生的尽头时,作者含着眼泪走向港口不知所措。
在我们的生命尽头到来之前,如果我们能够真实面对不可避免的死亡,那么,我们还可以用仅剩的时间好好地处理自己人生最为重要的事情。这样反而使得我们有机会把自己的精力投入到真正有价值的生活方向上。
这样作者开始思考她的职责,而她在鲁思过世前的时间里让她尽量过得舒服一些,过得更为体面。
我觉得这也是每个人渴望的吧,在生命的尽头能有尊严的活着。
不是每一个临终的人都希望他的家人在那里陪着他,在他们还神志清醒的时候,就已经与亲人们相互道别,偶尔有些人宁愿在最后渐渐照顾他们的人,他们允许家人在他们的脑海里仅保留以往其他的美好记忆。
所以作为看护作者和另一位看护艾琳在鲁思弥留之际,守护在鲁思的身边,其实她们也会恐惧,但她们心中带着崇敬和对爱的尊重,让她们一起陪鲁思走完人生最后的一刻。
我默默的在心里跟她说话。感谢她和我分享了那些时光,告诉他我爱她,但愿她一路走好。这是一个非常虔诚的时刻,充满了宁静和爱。伫立在这个黑暗的房间里,我所有的感官都活跃起来。我默默地想着这一次的工作机会,和与鲁思相处的日子。以及我所一直得到的那些祝福
05 作者与鲁思相处和最后一起的时光,让我对接近死亡的那瞬间有了不一样的认识。
在我的身边对死亡大家总是充满了恐惧,虽然爷爷去世我已经读初中,但是因为那一年刚好15岁奶奶出于对我的保护不允许我和爷爷道别,至今我并未真正的接近死亡的那一刻。我并不知道如果这一刻来临我是否会惧怕。
前阵子有个亲戚想借个房子住四个月用来照顾80多岁的母亲被拒绝了,不借的理由是担心老人家不知会不会在这房子去世。
而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在鲁思去世之后房子是空着的,而作者在房子里多住了一些时间。她认为这是给她的一个福利,让她有栖身之地。
所以作者在面对死亡的时候那种虽然恐惧但依然让自己尽量从容地面对死亡的这种勇气让我敬佩。
在死亡面前,学着尽量不恐惧,也学着让自己和身边的人不留遗憾。
让生命有如夏花之绚烂,死亡有如秋叶之静美。
齐帆齐第3期28天写作成长营(8)篇 1896字,累计1152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