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狠心特别爱
读完大概有两周了,很想说点什么,又不知从何说起。这本书是一个叫沙拉的犹太人写的,她生在中国,长在中国,生了三个孩子后,中以建交,她带着三个孩子回到了以色列,曾经她像中国千千万万个父母一样,对于三个孩子宠爱又加,自己忙到焦头烂额也不愿意让三个小孩帮忙。回到以色列后,受邻居的影响,渐渐接受了犹太人的教育方式,结果三个孩子一个成了世界级的富豪,一个是房地产老板,另外一个是汽车老板。所以这是一个非常成功的由中国教育转为犹太教育的案例,其中一些教育方式,我们作为父母的不妨来尝试一下。
这本书有三个主线,一,有偿机制。何为有偿机制,就是说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可以获得报酬,这些报酬他可以自由支配。但是书中并没有提到做那些事情可以获得报酬,比方说,倒个垃圾不能算吧,这些事情太小了,不过,要是能坚持倒垃圾就应该算了,或者是做一些对小孩子来说相对比较吃力的事情应该给报酬。二,延迟满足孩子的需求。什么意思呢,就是不能说孩子要什么就全部答应他。对于80后的父母来说,真是个讽刺呀,很多80后都是独生子女,而一部分80后并未赶上二胎政策,结果就是大部分80后的小孩也是独生子女,至少生第一个的时候认定是独生子女,他们的小孩基本上都是要什么给什么,因为太受宠爱了。不过,其实主要还是在农村,现在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不管家里几个小孩,都是要啥给啥,而且平时会吃很多零食。上次回河南,邻居来我家串门,儿子要吃零食,我不给,跟他讲吃饱饭才能吃零食。邻居发话说,那还不是一样,只要肚子能吃饱就行了。现在很多农村人都是这种观念,小孩基本上都是靠零食吃饱肚子,一个个胖乎乎的,其实都是中空,不过也没办法,现在农村基本上都是老弱病残,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老年人是没有那么多讲究的。第三是放手,所谓放手就是说不要什么都替孩子做,让孩子去做他能力范围内的事,我想作为一个佛系妈妈,这一点我做得应该可以打80分。希望自己再接再厉吧。
但是,我觉得如果真的要按照犹太人的教育方式来中国的小孩,那么,首先家人一定要先阅读这本书,全家达成共识,共同执行制定的一些规则,其次,就是有强大的内心,不会被他人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