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关于网课的段子层出不穷。微信妈妈群炸开了锅,貌似每个妈妈爸爸都在吐槽。
吐槽一:上网课,硬软件齐备好难呀!
微信群有个妈妈说:“我家三个娃,每个孩子上不同年级。现在我得给家里准备三台电视机。关键是快递还停了,买好电视机也没人送啊。”
朋友一姐说:“自己变成了三项全能。学会录制视频、剪辑视频,还学会了帮孩子打卡。”
这位平时杀伐决断铿锵有力的女法官,还开玩笑说道:“新冠肺炎不仅让我学会了网络远程开庭,还学会了做小视频。哪天失业了,说不定还能去当个抖音博主啥的。”
同事于姐这两天焦头烂额。“孩子视力原本就不好,想着配齐投影仪和打印机,对孩子视力好点,就准备购入。这两样有点贵,就当是支持经济了。”
哦,最新的消息,于姐想买的那款打印机全网断货,好尴尬。
吐槽二:环境条件不具备,想说爱网课也太难
最近,一位湖北妈妈走红网络。
这位妈妈住在大山里,信号不好,就给自家娃在村口弄了个塑料“鸟笼子”。拳拳爱女和望女成凤之心溢于言表。
有的父母在艰苦的条件下给孩子努力创造条件,有的父母“云辅导”有心无力。
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不少父母和孩子分隔两地,有的爸妈只能“云辅导”。父母不在身边,孩子“放飞自我”,老人束手无策。隔着屏幕,我仿佛能听见妈妈在“咆哮”。
即使父母和孩子共处一地,也不意味着有足够的时间“督促”孩子。
任哥家双职工,指望着孩子爷爷奶奶辅导孩子上网课。老人喜欢字大,用的是“老人机”,对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使用一筹莫展。任哥最近“一个头两个大”。
吐槽三:老师也不易,大型网课翻车现场
网课考验的不仅仅是父母和孩子,还有老师。
有个政治老师给孩子们上课,结果没有开麦,自己一个人上的十分投入,同学们听不到声音“不知所云”,千呼万唤老师却没有回应。
山东济南有一名50岁的数学老师,名叫苏泗水。他第一次直播讲课,误开美颜,被家人打断后忍不住飙方言——“哎呀,在直播尼!人家全班都听到了!” 网友们纷纷留言:“全国都听见了!”
网课交流障碍也困扰了不少孩子。有个老师让孩子把自己妈妈叫过来到屏幕边上。孩子一脸懵逼的叫老师“妈妈”,估计心里一片迷茫:“这咋网课上着上着,老师变成我妈妈了呢?”
不仅仅大型网课翻车,没翻车的网课也让老师们心力交瘁。
微博大V王悦微老师温柔“吐槽”了父母发给自己的作业。很多父母发的作业要倒着看或者歪着头看,老师们很累。这条微博下面还有老师的评论:“能坚持给老师发作业就不错了……”
老师们的其他方面的吐槽可以用一个新网络词汇形容——网课学困生。他们一上课网速就不好,没有摄像头,一提问就全员闭麦,上课的时候吃零食、躺被窝、时不时还有传来王者荣耀的声音……
什么,你家娃是“网课学困生”?
更多吐槽缤纷来袭……
关于体育网课的吐槽一直没停,来源者大多是楼下邻居。孩子们在家呆着难受,估计上体育网课彻底释放体力,楼下邻居表示受不了……
有父母吐槽网课卡顿:
因为这个网课,白天啥也干不成,不停地拍照,打卡,上课网络卡,还得不停刷新……
说了辣么多:
难道网课只有不好?
最好的态度是:不要过度放大网课的作用,不要过分低估网课的效果,让网课成为孩子和父母的试金石。
一方面,精准定位,网课功能实在有限。
很多学校已经表示,网课起到的是预习的作用,开学之后学校还会重新讲解新的课程,没必要对网课“闻之色变”。除了即将面临升学的学生,网课不过是非常时期促进隔离、保护学生的一种方式,让孩子们继续保持一定的学习强度和学习习惯。我们得给网课定好位。
而另一方面,网课也是孩子的“试金石”。
平时在学校里有老师管束,在家里有父母管束,现如今很多家庭基本靠孩子自己。我们是不是就可以考察一下孩子的自律精神、学习习惯?人工智能的时代,最重要的并不是“死的知识”,而是学习的兴趣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与此同时,网课何尝又不是父母的“试金石”?
对于孩子的学习,平时我们是推着往前跑、老师做甩手掌柜,还是更侧重于孩子的习惯养成?
孩子做功课不如意。我们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还是压不住火大声咆哮?
身为父母,我们能分得清我们自己的人生课题和孩子的课题吗?
硬件的问题解决不难,可学会装聋作哑和相信孩子,找寻孩子自我管理与父母适度引导的平衡点,育儿永远需要不断探索。
网课同样考验着我们的教育模式。
网络资源如此发达的今天,我们的老师们有没有尽可能地挖掘结合目前教育实践的原有网络资源,还是匆匆上马不停重复的让老师们耗时耗力重新组织网络资源?
可汗学院、慕课既有经验有没有给网课带来影响?能不能让网络授课更定制化,给每一个学生提供不同的服务,而不是千篇一律,千人一面?
网课是块“试金石”,试出了怎样的你我他?
如果试出的你我不尽如人意,也不要着急。
育儿路漫漫,我们都还可以继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