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默无闻的搭石,无私奉献的乡亲 ——《搭石》教学反思

      《搭石》是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中的一篇精读课文,我们本周刚刚学习完。这篇课文语言质朴,意境秀美,字里行间洋溢着浓郁的乡村生活气息,体现了乡亲们淳朴的爱。学习本篇课文一是让学生从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中,体会到其中的人性美;二是学习作者从不起眼的事物中发现美、感受美。

一、识字教学,点面结合

        在教学过程中,对于识字教学,我先让整体认识本课要求会写和会认的字词,以及多音字的正确读音。再让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想象画面理解,联系生活体验理解,也有教学生通过查字典理解等。比如在初读课文后认读生字词时,不但要求学生读准,部分词语还进行了拓展,如“清波漾漾、人影绰绰”是ABCC形式的词语,借此机会让学生说出自己积累的这种形式的词语,拓展了学生的词汇量。在教学“协调有序”一词,学生对“协调有序”的理解一直是抽象的,我让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又通过学生体验走搭石的节奏加以理解。一行人走搭石是那么默契,那么有序,这样的动作就叫——“协调有序”。 在学习“清波漾漾、人影绰绰”这两个词语,相机学习生字“绰”,课件出示字典的三种解释,学生联系上下文知道应该是姿态柔美,然后让学生通过想象画面和图片来理解,并通过朗读体会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的画面美,达到了感性理解和个性思维的统一,从而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二、文本教学,品读文美

        抓住“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这一中心句,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体悟老人摆搭石,摆出了助人美;一行人走在搭石上,走出了音乐美,画面美;两个人面对面地走搭石含着的谦让美; “青年人”和“老人”走搭石所体现的敬老美,同样都是家乡的一道风景。让学生在感知美、体会美、欣赏美、感受美、发现美的过程中,感悟到风景的自然之美,感悟到人景合一的和谐之美,感悟到朴实的为人之美。

      如上了年纪的人摆搭石的场面,通过学生想象老人发现不平稳的石头到放平稳,再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才离开这个过程,他会想什么,做什么,体会他认真负责,为他人着想的美好品质。又如年轻人背老人过河,通过理解“理所当然”, 引导学生想象“假如还有哪些人来走搭石,家乡人会怎样做的”,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来体现出他 们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让学生通过这些画面的体会,自然地感受到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时,学习最后一段,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搭石默默无闻的美,以及乡亲们无私奉献的美,情感又进一步得到升华。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感觉自己在课堂教学中还存在以下不足:

1.教学总结的语言过多,随机处理问题的灵活性不够。

2.在课堂上,个别地方没有落实,如:批注感受的时候,学生只画了相关语句但没有写出感受,在讲“谦让美”这部分时,学生在表演走搭石时,动作不规范,没有引导学生明白走搭石的方法。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扬长避短,不断努力,不断反思,争取进步。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首非常优美的诗歌,同学们想听吗? 导入类型:诗歌...
    山中雏菊阅读 985评论 0 4
  • 一、说教材。 《搭石》是人教课标版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六组的一篇叙事性散文,该单元以“爱”为主题,从身边的平凡小事...
    爱琴海湾阅读 6,107评论 8 25
  • 特别喜欢傅国涌老师的一本书,书名叫《美的相遇》,在这本书的第一篇文章里,傅老师就谈到:“教育就是与美相遇…...
    伊人微语阅读 330评论 0 2
  • 以前看育儿书籍,就觉得是很不错的内容,然后在自己家孩子身上实施。最离谱的一次是给六个月的宝贝断夜奶。当时专家说...
    爱读书的李老师阅读 604评论 0 0
  • 我的家,其实并不远。坐小车,6个小时也就到了。断断续续发烧了5天,撕心裂肺的咳嗽了5天,其实内心是想家的。5天了,...
    AliceJay青柠阅读 221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