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语·时间
除了诸葛亮,你绝对猜不到这两个人是三国中最重要的人物
大象公会
文|孔令远
《三国演义》叙事始于汉灵帝中平元年(184),终于晋太康元年(280),前后跨度约 106 年。该书中出场人物超过 1200 人,有姓有名者约 1000 人,常见版本约为 65 万字。
不少人说《三国演义》的灵魂人物是诸葛亮,在诸葛亮出场前,时间过得很快;在诸葛亮死后,时间又开始过的很快;诸葛亮活跃的时候,时间才会慢下来。
意外的情形出现了,我们发现了和诸葛亮一样具有影响时间快慢能力的两人并不在出现次数最多前十人中,竟然是排名靠后、与诸葛亮没有交集的两个人——袁绍与邓艾。
时间变慢才能描写细节,而只有重要事件才值得罗贯中在分秒必争的书中暂时停顿下来,去细细描写。重要事件需要人物去推动,因此,这些人物才成为《三国演义》中时间快慢的操控者。
原文地址:
(受微信限制,无法贴图,转发原文地址供阅读)
————————————
从读书的角度来看,时间是一种叙事的基础,是大多数文学作品发展主线赖以承载的平台,也是我们的认知不断进化的轴线。时间是人类认知发展唯一可以依赖的尺度,并且在这个尺度上的视野越开阔,认知的价值就越接近于事物在鸿观尺度上的真实。诸如宇宙的起源,大陆的漂移,生物的进化……唯独在人类心灵方面,时间的影响微乎其微,诸如对一个人的思念,对一件事的着迷,对一种信仰的坚持,对诸葛亮是“智圣”的观念等,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历久弥新。
时间塑造一切,改变一切,心灵认知一切,重塑一切。
(原文发表于2017年5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