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博星教育108将讲师朱老师课堂,这里是朱老师第2023天早安问候。
南开大学教授齐善鸿讲过一个故事。
有位家长请教他:“我家孩子为什么不愿意念书?”
齐教授反问他:“你们两口子喜欢念书吗?”
那位家长摸了摸头,不好意思地说:“我们也不是很喜欢念书。”
齐教授笑着说:
“你们都不喜欢念书,却希望自己的孩子好好念书,那难道不像别人家的孩子吗?”
养育孩子就像“腌萝卜”,把萝卜扔进20年老汤的咸菜缸里,不需要萝卜努力,萝卜都会变成腌萝卜;
把人参放进腌萝卜的缸里,几个月后,人参也会变成了萝卜味。
反之,把萝卜扔进20年泡人参的老汤里,3个月后也会变成人参味。
可见影响物质变化的本质,是环境。
孩子的教育也是如此,想要孩子出色,父母都应创建好家庭能量场,把正能量传递给孩子。
诚如托尔斯泰所说:
教育孩子的实质在于教育自己,而自我教育则是父母影响孩子的最有力的方法。
最好的的育儿方式,就是父母以身作则,把好的品格和习惯自然地传递到孩子身上。
网上曾有个热门提问:“为什么我很努力地教育孩子,但还是很失败?”
有个高赞回答是:
教育的成果不在于你做了多少,而在于对方接受了多少。
智慧的父母用爱指引孩子独立,失败的父母则用爱束缚孩子成长。
父母缺少自律,就不可能让孩子懂得什么是自我完善。
家长的省察自律能力,是孩子成长力量的源泉。
作为孩子,他们像小电脑一样,接受来自环境的反馈,存储在记忆中,结合各种各样的反馈,发展出一套对自己技巧、天赋、缺陷和不足的认知。”
父母是孩子的镜子,孩子亦是父母身上的折射。
环顾四周,几乎所有令人羡慕的“别人家孩子”都有迹可循,都是父母以身作则换来的。
正如周国平所说:
“熏陶是不教之教,是最有效也最省力的教育,好的素质是熏陶出来的。”
真正智慧的父母,从来都是先做好自己,再引导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