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说有一期的辩题是:“生活暴击了我,我要不要感激它?”。
从小受着“感激教育”的我们,大概很多人脑子里首先蹦出的想法就是“要感激挫折,是挫折让我们成为更好的人”。但仔细考虑一下,我们应该感激的真的是挫折吗?千千万万身处于集中营之中的犹太人,他们应该感激纳粹吗?杭州钱江纵火案中失去了亲人的林先生,他应该感激的是纵火人吗?
当我们被生活狠狠的打了一个耳光,如果我们最终重新站了起来,那我们最应该感激的,是不向生活低头的我们自己,和那些帮助过我们的人;况且,还有无数的人在被生活暴击之后没能重新站起来而就此一蹶不振,像电影《苏菲的选择》中的女主,即使从集中营中活了下来,但却永远背负着内心的枷锁,最终走向了自杀,对于他们,我更加没有理由让他们感谢暴击。
当生活的暴击无法避免,我们还能做些什么?
经历了地狱般的奥斯维辛集中营生活而幸存下来的心理学家,维克多·弗兰克尔,为我们指引了一个方向。
集中营,实际上就是纳粹用来消灭犹太人的一个计划,而在消灭之前,要先尽其所用。可以想见在这样的前提下,人已经不被当做人来对待了。这其中最痛的还不是肉体,而是不公正和不可理喻对心理造成的伤害。对此,作者相信,人们一直拥有在任何环境中选择自己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的自由。犯人最终成为什么样的人,仍然取决于他自己内心的决定,而不单单取决于集中营生活的影响。因此,在心理和精神的层面,基本上任何人都能够决定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
作者在文中反复提到尼采的一句话:
知道为什么而活的人,便能生存。
也就是说,要想恢复犯人内在的力量,必须首先让他看到未来的某个目标,引导他去发现自己生命的意义。这种对意义的追寻显然会导致我们内心的紧张而非平衡。然而这值得,因为世界上再没有别的能比知道自己的生活有意义更能有效地帮助人活下去了。
可能有人会想问,生命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这个问题无法简单的回答,因为生命施加在每个人身上的影响都是不一样的,甚至在同一个人的不同时刻也是不同的。共同的意义是不存在的,不变的意义也是不存在的。
但是生命时时刻刻向我们每个人提出的挑战是真实存在的,需要我们去解决的问题是真实存在的。所以人不应该问生命的意义是什么,而只需要去面对生命向自己提出的问题与挑战,担当起自己的责任。维克多就此提出的意义疗法认为,负责任是人类存在之本质。
按照意义疗法,我们可以用三种不同的方式来发现生命之意义:(1)通过创立某项工作或从事某种事业,享受成就带来的意义;(2)通过体验某种事情或面对某个人,体验自然和文化,或去爱某个人;(3)在忍受不可避免的苦难时采取某种态度。
维克多用自己的行动为我们演示了在忍受不可避免的苦难时该如何去做。他发明了意义疗法,为了帮助更多其他人,特别是身处苦难中的人,找到生命的意义。这是支撑着身处集中营时的他,与从集中营中幸存却得知亲人无一幸免时的他,活下来的意义。
而就在我们的身边,也有这样闪闪发光的人,杭州钱江纵火案中的受害者林先生,在经历了同时失去妻子和孩子的巨大伤痛之后,没有一蹶不振,没有跟随妻儿而去,而是选择成立一家基金会,用于提升中国高层住宅防火减灾水平。我想,这大概也是他生命的意义了。
尽管我们大部分人都没有经历过这样深重的苦难,但我相信每个人都曾经怀着无比后悔的心情想:“如果时间能倒流,如果能回到过去,我一定会......(此处省略一万字)”。关于这种想法,文中的一段话也给了我们以启发:
“要像是在经历第二次生命,仿佛你已经获得重生;再不要像过去那样,一定要避免犯同样错误!”首先,它要求你设想现在就是过去;其次,过去能够被改变和修补。这就使人能够直面生命的有限性及自身生命的终结性。
“现在就是过去,我们可以改变我们的过去”。这一次,我们曾苦苦奢求的机会就摆在眼前。尽情享受你现在的生活,就像去改变那些你后悔的过去一样,过每一天。
标题:活出生命的意义
作者:[奥] 维克多·弗兰克
豆瓣评分:8.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