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简称自学考试、自考,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创立,是对自学者进行的以学历考试为主的高等教育国家考试。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个人自学和国家考试相结合的高等教育形式,是我国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普通高考和成人高考在招生对象、考试时间及学制不同,自考是“宽进严出”。考生参加国家考试机构统一组织的单科考试,合格一门,发一门的合格证书,所有科目合格后,方可申请毕业。学生在经过系统的学习后,通过毕业论文答辩、学位英语考核达到规定成绩,符合学位申请条件的,可申请授予学士学位。并可继续攻读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
自2015年起大部分地区已将考试次数调整为4月和10月两次。专科专业在总体上与普通高等专科学校同类专业水平相一致,各专业总学分数不得低于70学分,开考课程不得少于15门,其中理论考试课程门数不得少于14门;本科专业在总体上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同类专业的水平一致。本科可分为两段,即基础科段和本科段。基础科段可直接与本科相衔接。本科累计总学分数(不包括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的学分数)不得低于125学分,理论考试课程门数不得少于20门,其中基础科段的学分数不得低于70学分,理论考试课程一般不得少于12门。
自考的难度是非常大的,毕业率在成人教育当中是最低的,但自考的含金量却是第二学历中最高的。通常来说,一年两个考季,每个考季最多报考四门,在不挂科的情况下,至少要两年半才能完成专科段或者本科段的考试。而实际上自考考生参考五六年毕业不了的情况比比皆是。很多来咨询自考资源性名额的考生都是从二十几岁考到三十几岁,实际靠自己的努力拿不到毕业证,只能另外找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