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没有正确的思维,就没有正确的行为,也就不可能有好的作为。
误区一:重专业,轻管理
改革开放,让一大批中小型企业抓住机会成长起来了,同时伴随着成长的还有我们企业内部的中基层管理者。很多企业的中基层管理者,都不是科班出身,有的是跟随老板打拼很多年,一路走过来,企业起来了,所以他跟着也起来了。
有的是专业能力非常强,提拔上来做管理。都没有经过科学,系统的管理学的学习和训练。还在采用自己过去的方式,方法,经验在做事情。不会管理,不懂管理,特别是一些技术岗位,在担任管理职务的同时,还必须承担一定的专业工作,有些人还是专业主力。
这里的问题不是管理者能否承担专业或业务工作,而是是否会造成管理缺位或失位的问题。
很多管理者在专业上花了大量的时间、精力,以致基本的管理作用没有发挥出来。
导致公司缺少了一个专业的技术人才,而多了一个平庸的管理者。
所以,作为管理者一定要对自己的岗位有清晰的认知和定位。
1.是当主业还是当副业。
由于不是科班出身,没有系统学习过管理。一些管理者在被提升上来做管理时,角色还是没有转换过来,很多时候还是做着之前的工作,名义上是管理者。把事情和管理没有很好的区分,很多时候是把管理当成了副业,把做事当成了主业,花是时间比在管理上的时间还多,而在管理上则相当于打打酱油,顺便做管理。
2.是当英雄还是当领袖。
在提升做管理者之前,个人能力非常强,不管做事还是有事情发生了,他都能快速的解决,习惯了当个人英雄冲锋陷阵,对于管理和团队来说,他更享受当专家当英雄的感觉。不愿意当团队领袖,不习惯,不会通过发挥团队的力量达成目标。
3.是在其位要谋其政。
我们说,屁股决定脑袋,在其位谋其政。有些管理者虽说上来了,只不过是名誉上的管理者,不会做实质的管理工作,对下属不闻不问,也不会关心下属,如何提升他们的能力,培养自己的左膀右臂,培养接班人,很多时候还看不起,批评,打压,任其自行其事自生自灭。
管理者首先必须意识到自己是个管理者,然后才是专业者或业务员,做专业工作必须以不耽误管理工作为前提,既在其位,必谋其政。
人最难认知的是自己,今天的管理者必须要认清自己,认清自己才能发现不足,才能主动的去反思,加紧的去学习,这是提升自己管理素养最快的一条路径,这样做,必将为团队带来希望!
管理是一门实践学,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修炼是成为优秀管理者的不二法则,在修炼中鞭策自己,在分享中快乐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