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 翟天临事件 " 持续发酵,我觉得可以作为《哪些一开始觉得是小事,后来却成为新闻大事件》的内容。
此次事件是由明星翟在与粉丝的直播互动中,不经意地一问 " 知网是什么?"而引起的。
众所周知,知网是各界学者用以查询资料、文献等的国家基础知识设施学术工程软件。
可瞿作为北电博士、北大博士后,却未听过这个软件。如果说这较寻常,可之后牵扯出的一系列问题可就令人震惊了——
1.翟的学术论文在各大网络上竟未查到。一个没有学术研究成果的学子是如何顺利硕士博士毕业的? 2.仅查到的论文竟不足3000字,且查重率竟高达40%。本科标准都未能达到的论文竟可作为博士论文? 3.他的博导竟只是本科毕业。未达到博士学历的人如何能成为博导?这背后又有什么利益网? 4.追溯过往,这位博导之前带的博士好像也未达到博士毕业标准? 5.再翻及旧史,高考时的翟成绩并没有其吹嘘的好。那是否高考录取时也有水分呢? … …
希望最后网友们的以上疑惑能够被解答。不过,此次翟的 " 小疏忽 " 成为学术界反腐的导火索已成为必然。
这件事也告诉我们一些深刻的道理 : 1.没有真才实干却经常吹嘘,混在行家里充数的人,终究会败露。 2.大的疏漏往往是由于小的疏忽积累而成。 3.谨言慎行,祸从口出。 4.不遵守社会规则的人,可能会风头一时,但不会风头一世。
但由此我也看清了当代社会的一些隐性现象: 1.社会从未有公平一说。真的会有人能轻而易举地得到你想要的一切。 2.潜规则、背景这类事物真的能帮到你很多,若能有机会,那就加油。 3.荣耀真的和压力形成正比。站在镁光灯下令人羡艳的人,必须谨言慎行,否则会 " 一失足成千古恨 " 。
絮絮叨叨也说了如此之多,暂且停笔吧。
总之,即便世事无常,纵使人生彷徨,我们也必须坚守,习得真才实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