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暑假回农村外公家,赶集是最期待的一件事。那一天,外公会换上干净整齐的衬衫,背上几捆烟叶,带上小孙儿、孙女儿一行小朋友,浩浩荡荡出发到十里地外的镇上赶集。虽然,十里地对于大人来讲并不远,可对于只有5、6岁大的我来说,那便是一次长途跋涉。不过再远也挡不住,幼年的我屁颠屁颠地跟在兄弟姐妹的后面,一路上深一脚浅一脚,跌跌撞撞地去赶集。因为,这一行就意味着可以看到稀奇古怪的杂耍,吃上五颜六色的水果糖,看到足以吸引我眼球的风车、陀螺……
再后来,回到父母工作的的城市,赶集便不再出现在我生活中。直到现在,结婚十多年了,连去菜市的时候依然屈指可数,赶集的记忆也停留在童年属于外公农村的家。
去年下半年,听说离家不远的一家室内超市,被政府改造成一个现代集市,这是位于主城不多见的菜场,每逢三、六、九日,就是赶集日,也是天星桥最热闹的半天。从那时起,我那年逾70的老父亲和母亲,便对赶集乐此不疲,那一天总是会把买菜的拖车装得满满的归来,家里饭桌上的菜品开始丰富起来。我一直好奇,是什么一个神奇的地方,会让一向节俭的父母,对于买菜这件事如此“大手大脚”。
今天,又是一个赶集日,从未见过开市的热气沸腾的我,想着在疫情之后,还是要体会下民生。在送完小柠檬上幼儿园,把家里卫生打扫明白,再梳梳洗洗一番已是十点半。据说,1点集市就会休市,我这可是一路急行军,一到门口,发现里熙熙攘攘的人群鱼贯而入,丝毫没有休市的迹象。
我的个乖!果然,一进市场,除了挤来挤去、水泄不通的人群,白菜萝卜红薯辣椒西红柿,苹果梨子桔子桂圆火龙果,菜市弥漫着属于农家的朴实和丰收的味道。卖菜、卖肉、卖水果、卖卤味儿、卖面食、卖调料……叫卖声此起彼伏,偌大的集市散发着一股久违的烟火气。我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这个地方。与卖水果的小姐姐聊几句,便知哪种水果更适合家人; 与卖土豆的大叔侃两句,便更向住那种土豆的凉山;与卖猪肉的大妈斗两句,满足于2斤肉便宜了几毛钱……出了集市,我便成了我父母的那个样子,身边除了满满一小拖车蔬菜瓜果,背上那从法国带回的小皮背包边上,竟然装上了一束绿油油的火葱。
记得,香港四大才子之一的蔡澜说过在他为数不多的人生爱好里,逛集市是必不可少。此时,我竟神奇地与他在逛集市这一点上,达成了共识。相比于千篇一律的大型商超,集市的风格更为个性,也更为悠闲。走进一个菜市场,就好比走进一家字画铺,亦或是古董大卖场,尽可以从容不迫的慢慢挑选。这里是启发烹饪灵感的圣地。好厨子从不拘泥于今晚要做什么菜,而是在逛菜场时,看到一种新鲜的放光的材料,便计算出了各种辅料的陪衬。至于集市菜价的高低,这位美食家也早已做过精辟的论断:“菜市场的菜,贵极有限,少打一场麻将,少买几张六合彩,已经足够你要买任何一样东西。”所以, 对于时间是永不缺少的东西家庭主夫/妇们来说,社交场景所提供的认同感和精神满足才是更为他们所重视的价值存在。 我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