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微博里有一个讨论很火热的话题#名牌大学硕士以上才有机会修故宫#。
7月10日,故宫博物院故宫学院院长单霁翔在北京发表主题演讲。
自从《我在故宫修文物》这一纪录片走红后,故宫的文物修复师就成了炙手可热的“网红”职业,众多年轻人的报考也为百年故宫注入了新鲜血液。
the Imperial Palace
故宫
学历更重要还是能力更重要是一个一直在被讨论的话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各执一词。
就在昨天,故宫博物院故宫学院院长的演讲上了热搜。
他说,自从《我在故宫修文物》这一纪录片走红后,来报名故宫文物修复师的年轻人迅速增多。今年预计招88名员工,就有4万多人来报名,即使经过抬高门槛,要求名牌大学硕士以上才能报名,也依然有一万七千人之多。
录取率比之考公务员不遑多让。
就是这样,也是通过学历刷下去了两万多人后的结果。
有网友说这样不公平,是唯学历论,那些直接被学历筛掉的人里肯定有能力出众的,是浪费人才。
其实无需多争辩,问题本身已经给出了答案。在找工作阶段,学历是敲门砖,是金钥匙,这话并不是空穴来潮。
学历是莘莘学子在高中乃至多年求学生涯的努力具现化,学历自然是最公平的个人评判。
你不能指望面试官通过短短几分钟的对话或是单薄的简历就看出你的能力高低,潜力多少,这样的期望就像是你期望他人通过你邋遢的外表发现你美好的内在一样荒谬困难。
应该知晓,作为生活在尘世里的独立的人,我们都是不一样的个体,每一刻不同的选择都会造就不一样的结局。在你漫不经心的时候,当时你以为只是一个不起眼的随便的选择,可能已经使得你的人生拐向了另一个方向。
龙应台先生说:“人生中的一个决定牵动另一个决定,一个偶然注定另一个偶然,因此偶然从来不是偶然,一条路势必走向下一条路,回不了头。”
因此人生中每一部分都是微妙难言的,你既无法分辨人生中哪些事情孰轻孰重时,不妨都倾尽全力,让未来的自己感谢现在的自己,而不是让学历阻碍你加入角逐。
Master wandering,
clown in the palace
大师在流浪,小丑在殿堂
前阵子,流浪大师沈巍因其在捡垃圾时和人谈古论今迅速走红网络。
网友们惊叹于他的博闻强识和出口成章,佩服于他身处以天地为席被的简陋生活中依然有如此丰富学识的坚韧精神。
爆红后,沈巍的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他一个月靠打赏收入十几万,有了固定的住所,有了自己的专属形象设计师,还有经纪公司和他接触,他的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而毫无疑问的,这些变化所依靠的,正是沈巍自身的谈吐和学识。
似乎从这个方面看来,能力更重要,是金子总会发光,是珍珠总会抖去尘埃。
但不可忽视的是,这样的人是寥寥无几,生活中很少有人的能力是远超于其学历和所在层次的水平,甚至达到可以用能力弥补学历的程度的。
也许在工作几年后,能力和经验远比学历重要,那时我们再谈及学历,可以就像大学校园里的我们笑谈当年的高考成绩一样云淡风轻。
我们有必要认识到,学历和能力的权衡在于你能不能做到鹤立鸡群,能不能不被周围的环境所同化,坚持自己的追求,做到用能力弥补学历的地步。
外貌使人有一见钟情的资本,性格使人有日久生情的可能,学历是外貌,性格是能力,你须得有让人一见钟情的学历和不减分的能力,或者让人日久生情的可以加分的能力和普通学历,二者做到其一,人生才能步步高升而不是日益低迷。
学历是最初的证明,不一样的付出使得每个人拿到了不同的人生入场券。
有的人喜极而泣,有的人哀而痛哭,还有的人仿佛大梦初醒,三年后甚至更久之后才意识到那时已经站在了人生的分叉路口。
这样想来,在我们没有注意到的地方,人生中的许多事情,其实是错位的。我们做到了果,却不知道因。
我们一直在努力,为了考上一个好大学,为了能找到一个好工作,但在努力的过程中,却茫然于学历和工作究竟有多大的关联。
相信每一个未出象牙塔的学子都曾信誓旦旦的认为,即使高考失误,即使没有好学历,自己的认真和能力也足以使自己过上期望的生活,前途依然可期。
在上大学后,在开始找兼职,开始实习后,才渐渐的意识到,无论是网投还是面招,第一步都是投简历,此时你的学历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你能否拿到竞争资格,学历的力量此时才展露出来。
学历是入场券,也是机遇。能力藏于内而不外现,恰巧展露并被认可的机遇总是可遇而不可求。
就像毛不易在谈到自己的音乐生涯时,语气里总是充满庆幸和感恩。
他说,自己是幸运的,被发现,被认可,才能实现梦想。但是他在圈内见过太多太多非常非常有才华的人却没有机遇,默默无闻与梦想绝缘。
据调查,2018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已达820万人,在2010-2017年间,毕业生人数也以2%-5%的同比增长率逐年增长。
如此庞大的人数使得毕业生们找工作成了一大难题。
这样惨烈的数据也使人意识到,就业的竞争越来越强,不断提高自己才能增强自己的竞争力。
在学历之外,也有必要考一些证书来证明自己,这是最直观的考察方式。
我们不得不承认,不同学历所面对的资源是截然不同的,仅仅是校招,就已经显出了天壤之别。
每年都有一大批的学子致力于通过专升本,考研考博来提高学历,也有许多学子不断参加实践以期提高能力。
任何一个不甘现况的人,对未来有着无限期望的人,都不会原地踏步。我们不能被动的等待选择,要给自己选择的余地和资本,主动出击。
我们已经在路上了,我们加入了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