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今天要说的这本书很特别:
1、它特别小, 大概是常规书籍的三分之二大,捧在手上,一口气三四个小时可以看完。
2、虽然小,但它特别沉,看了心里沉,有些读者一半时间在哭。
3、它的作者是一位80岁的素人奶奶,可以说在此之前,她没有真正写作过。
4、虽然作者不出名,但是它卖得特别好,已经重版14次,销量破十万。
5、它卖得好,不是营销得好,而是口口相传出来的销量,豆瓣评分至今高达9.0。
6、它特别惨,有人评价,这是一本女版的《活着》。如果你总觉得生活很惨,读完这本后,会觉得自己已经生在了一个好时候。
7、它特别有力量。虽然你可以拿这本书比惨,但是却还是能在女主人公跌宕悲惨的命运中,看到她如此坚韧地挣扎求生。
8、这本书里的故事可能让你有点熟悉,因为可能,曾经,你听过你奶奶、外婆、甚至妈妈讲过那么一些匪夷所思的雷同的情节。
二、
这本书叫《秋园》,也是书中女主人公的名字。
它的作者是秋园的女儿。
当时89岁的秋园离世,年近70的女儿杨本芬痛苦不已,有一天,她突然萌生了把她妈妈的故事记录下来的念头。
因为她想到,如果她没有记录,她妈妈秋园,似乎从来未曾存在过这个世界。
于是,她一边带着外孙女,同时照顾自己有记忆障碍的老伴,在那方小小的四平米的厨房里,摊开四方格稿纸开始书写,边写边哭。
写作之时,也许是菜才刚洗好,肉正炖着,她做在矮椅上,伏在高椅处埋头写,写完一称,8公斤重,含了风干的泪水。
不过我有点纳闷,那这样的手稿,怎么难得能被发现呢?
原来,她二女儿把她这些手稿录入到天涯社区发布,后来被一个图书出版人相中,最终出了书。
出书时,杨本芬已是80岁。80岁这年, 她凭文字红了。她一生的心愿,一直就是能多读点书。
是她写得很好吗?其实从小说的笔法来说,也没有,大概都是叙事,没有过多的渲染与刻画,有些出场人物最终也没有前后呼应。
但是,也因为这份粗砺与真实,人物在历史洪流中不能自主,但依然韧如野草地活着,给了人心理上巨大的冲击力。
如果有喜欢读历史的人,就知道除开看那些宏观的大历史,大事件之外,如果能补充阅读到这类处在时代中普通个人真真切切的小生活,就能更有血有肉地触摸到历史的细微处。
三、
秋园出生在1914年,而1918年,世上才有了“她”这个字。
她本是洛阳一家经营不错的药店的小女儿,放现在来说,可以算是“城里的白菜”。
17岁那年,在街上,她被当时国民党的一位年轻军官杨仁受看上,在洛阳顺利结了婚,又搬到南京生活。
很快到了1937年秋,南京即将沦陷,国民政府决定迁都重庆,大小官员都陆续后撤。在这条船上,杨仁受最终决定半路下船到湘阴老家,看望瞎眼老父。
因为老父缠绵病榻,这一耽搁拖拉了两年,他被除了官职。
而杨仁受本来还算丰厚的积蓄,也被亲戚骗光。但因为他有文化,被请去做乡长,又因不愿与人同流合污递交辞呈。
接着他做老师,后来因向往田园之乐索性辞职,却其实不懂耕作。在土改中,他本来被划为贫民,得到一处好房产,却因为房产是熟人之屋,不好意思要,最后自己选了一处地点不便、邻居很恶的住处。
从那时起,每况愈下。后来他更是被划为旧官吏,被批斗,在灾荒之年,终于还是饿死在破瓦房中。
之所以讲秋园,介绍的却是她丈夫杨仁受的人生路径,是因为这一路中,秋园的命运,没得选,她是以夫为纲,随着杨仁受的一次次选择而沉浮的。
杨仁受有文化,很善良,一个体面人最终落得如此下场,也许放到今天,有人会评价“很傻很天真”。
但我们看书,看书中人物,是得局限在那个时代那个思潮去想问题的,不能用超越历史的眼光去揣度他们。
秋园从城里小康之家的小姐,一路跟着他颠沛流离,少年丧父,中年丧夫,晚年丧子,被生活逼到曾经把儿子拱手让人,也带着女儿出门“讨”过。
她想过死吗?上百次!
但她又知道自己不能死,孩子需要她。
就是在这样命运半点不由人的情况下, 她带着孩子赖活着。这里边也夹杂着那个时代下,乡间的各种离奇事。
看完这本书,会觉得说什么“我命由我不由天”,个人的力量,在大时代的背景下,显得如此微弱,一步错,或者就是灭顶之灾,没有转圜余地。
她们的理想,仅只就是吃饱,活着,已经费尽全力。
如果感觉生活太苦,看看这本书,它会给你一股生猛的原始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