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
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很多的研究《伤寒》的学者都会发现到说,好像张仲景在讲,一条经要走完,好像刚好是七天。《黄帝内经·热论》里面又会说伤寒,第一天是太阳,第二天是阳明,第三天是少阳,因为有这种讲法,所以,变成说,这两个不一样的临床系统放在一起的时候,造成我们读《伤寒论》的那个天数其实是有双重标准的。就有的时候他说一天两天,你会知道他是指,传一条经,传两条经;那一条经、两条经通常传也要七天,也不是一天两天。但是有的时候呢,他张仲景会写说,这个病,太阳病,病到八九天。那我们就会有一个计算说,张仲景讲说,太阳病差不多一条经走七天,所以八九天应该是指说走到阳明的时候了,所以,张仲景的之后的文章里面,讲的一天,到底那个“一天”是指七天还是一天?很难说。这是张仲景的书里面,有一个本身有一点参差的地方。那在这里的话就说一条经走七天。那如果走完这一条经以前好了,就代表抵抗力刚好把它打完;那他说:“若欲作再经者”,那这里就,也就代表说张仲景是承认,病毒这个东西是走在经脉上面的。
太阳病欲解时,从已至未上。太阳病要好,一定是中午最容易好。六经其实也在讲一件事:太阳区块的气是全身最多的,是三阳。然后其次是阳明,是二阳,然后再其次,是少阳,是一阳。这个阳气的大小以它占到了我们身体的这个面积也可以看得出来 一个阳气最多的经,会跟我们阳气最多的时间有所共鸣,就是人体的寒水之气跟阳气最多的时间有所共鸣,所以太阳病症状变严重也是中午,要好也是中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