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7-19今来分享李翔知识内参的新观念,希望对伙伴们有所领悟。
当一群人组成一个团队之后,就会产生出“集体智慧”,或者说“共同智力”。有时候,整个团队的决策会远远优于单个领导者的决策;但也有不少情况下,集体决策往往导致了一个坏的结果,还不如一个强势领导者自己做出的决策。
为什么会这样?麻省理工学院教授桑迪·彭特兰用“理念流”的概念来解释这一点。
彭特兰教授研究的是组织内部信息流通和沟通的效果。通过自己的研究,彭特兰教授指出,一个群体“共同智力”的强弱,和群体内每一个成员的个人智力几乎没有联系,同各个成员之间的互动则有更多的联系。“那些最棒的主意往往来自精细、持续的探索……构建共同智力并使之大获成功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理念流’。”
有了理念流,新思维也更容易在一个群体中扩散。彭特兰教授用流感来作比喻,观念的传播也是易受性和频繁互动造成的结果。所谓易受性,是指个体自身是否更容易被感染;频繁互动就是接触和交流是否足够多。因此,要想让想法在一个团队中扩散,除了尽力聘请那些学习能力更像的人之外,关键就是增加一个机构中各个部门之间的互信和联系。
彭特兰教授提出,理念流的两个决定性因素是:交互和探索。
交互是指小团体内部,比如一支团队、一个部门之间的互动;探索指的是经常性地与小团体外的其他单位接触。“当理念流不停地吸收外来的理念时,这个群体中个体所作出的决策,就比这些个体仅仅依靠自己所做出的决策更明智。使用这样一个网络,让网络中的使用者能够接触到多元化的声音,所获取的回报就能增加6%。”
在他所研究的20多个组织中,彭特兰发现,一个团体表现得好坏,几乎50%要看这个团体的互动模式。
总之,麻省理工教授彭特兰认为,决定一个群体的集体智力的,是理念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