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上有个非常著名的研究:人对于外部世界的认知分为三个区,分别是舒适区、学习区、挑战区。
这个研究应用在职场中,通常是要提醒大家想要持续进步,势必要不断地突破自己,走出自己的舒适区,迈向学习区,逐步向挑战区靠近,一点一点扩大自己对工作和生活的掌控范围。
老生常谈,耳朵都听起茧子的观念咱们就不说了。就谈一谈在职场历练多年的我对突破【舒适区】的实践经验。
很多时候,我们并不是不愿意走出自己的舒适区,而是因为舒适区里的事情是我们能够掌控的范围。脱离这个区域,可能会让人迷茫,甚至手足无措,让人没有安全感。
在面对突破舒适区的机会时,很多人会自然而然的认为:我只有这样的能力,只能做这些事情,超出范围,拒绝接受。
“有什么样的能力,做什么样的事情。”这句话,误导了很多人。想要在职场上获得长足发展,并非是【能力越大责任越大】,而是先让自己承担更多责任,才能够能力越大。
实际上,普通人不可能从一个普通人一夜基因突变成拯救世界的蜘蛛侠。一个普通职员,突然让你承担公司总裁的工作肯定是微乎其微。
如何让自己能够稳步前进呢?我认为这是一个开放和安全的问题。
要走出舒适区,意味着要走出去,要接受不确定性,你的生存环境可能会没有那么安全。
要保持安全,意味着固步自封,永远无法拓展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要开放,还是要安全,并不是非此即彼的选择,而是一个“鱼与熊掌可以兼得”的选择。
给自己建立一堵墙,保证自己的安全。这堵墙是你职业发展中做人做事的一系列原则和底线。原则让你会在安全的状态下前进,不会行差踏错。
在墙上开一扇门,建立自己的开放性。走出去,也让别人走进来。不断地吸收新鲜养分,拓展见识,刷新认知。不断完善和向外延展自己的墙,扩大墙内的安全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