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波曾经说过:人的一切痛苦,本质上都是对自己的无能的愤怒。这话对当初精神苦闷的我而言犹如当头棒喝。但是看完这本《一个人的朝圣》之后,我想关于人类的痛苦或许可以有新的解读,大概我们一切精神上的痛苦,都源于不接受。
有人为自身的相貌平平而自卑,是因为不接受“颜值”是人生游戏中不可变的基本属性;有人衣带渐宽终不悔,是因为不接受你喜欢的人不喜欢你的事实;有人在亲人离世后痛苦不已,是因为不接受死亡是生命中无法回避的最终判决。或许我们可以环顾围绕我们四周的痛苦,它们之所以存在,持续为我们的精神带去一波又一波的折磨,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我们一直没有打开“接受”这一道大门。
书中的主角哈罗德是一个善良、正直的老头,刚从酿酒厂退休不久。如果没有收到那封信,没有踏上那段旅程,这辈子或许会在无声无息中悄然结束。一开始,这个老头显得非常“任性”,只因为收到旧友奎妮的一封信,因为一个加油站女孩跟他谈了一下信念,便决定去做一件常人看来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事情。看到这里,我开始有了放弃阅读这本书的想法:这怎么看都像是一个退休老头丢下家中糟糠之妻不管,转而去找旧情人希望能见她最后一面的狗血剧情呢?不过转念一想,这老头可以为了旧情人选择不远万里跋山涉水,当中必定有什么坎坷曲折又荡气回肠的爱情回忆吧?于是便又跟随着主角的步伐继续前进,看着他在旅程中接触新鲜陌生的乡村、城市及路人,一路回忆与父母亲之间、与妻子之间、与儿子之间、与旧友之间的那些过往。随着旅途的深入,慢慢就发现,这当然不是一个千里找小三的故事,而是一段关于接受的旅程。
哈罗德的回忆有些凌乱,但逐渐理顺之后,就会发现这个老头的人生并不好过:他是一个被抛弃的孩子,不“尽责”的丈夫与父亲,胆小而无担当的朋友。漫长的人生旅途里,似乎只有片刻短暂的欢愉,剩下的,全是阴郁寡淡的时光。由于父母的过错,哈罗德的成长过程失去了角色定位的学习榜样,即使他做到了父亲都没有做到的成家立业,但这种改变并没有甩掉童年时代带来的阴影,早年的沉默仍旧一路跟着他,如影随形。这种沉默让他在父亲这一角色上手足无措,也让他与妻子之间形成了一道越来越宽的裂痕。而这个一开始看上去毫无理性可言的旅途,却慢慢打开了他生命里早就需要打开的“接受”大门,他接受了陌生人的各种不可思议,同时也接受了他们或嘲讽或鼓励的态度,“他从每个人身上都吸收了一点东西”,开始明白自己欠过去一点点慷慨,明白这一切的困苦根源,都来源于自己的不接受。最后,他想通了,“他可以原谅自己的父母不想要自己,不教他怎么去爱,甚至不教他怎么表达出来。他可以原谅他的父母,还有他们父母的父母。”
同样没有做到接受的,还有哈罗德的妻子莫琳。因为初遇的美好,因为“那时好像只有哈罗德在附近,世界才有光”,她选择将一生交付给他。但随着儿子戴维的长大,她愈发觉得哈罗德在“父亲”这一角色上是这么无比的失败,并以碎碎念念的方式重复抱怨自己的丈夫。当他们的儿子最终选择离开他们时,她更是因为接受不了事实,把矛头指向了她一早便认定为“不尽责”的哈罗德,甚至连奎妮临走时来探访过的事情都没有跟他讲,让这个虽然懦弱但也内心善良的丈夫一直沉湎于自责中。虽然到后来,她明白之前的种种不接受是错误的,只是转眼间已是暮年,而最应该与丈夫携手相伴共同进退的那段年华,全都因为不接受,只剩下无法穿透的冰冷,和青灯之下的相对无言。故事的最后,主角哈罗德和他的妻子终于明白了接受的意义,两个人相互搀扶,一边回忆一边狂笑。只是人生至此,又还有多少时间可以如此去浪费?
树欲静而风不止。每个人存活于世,总会有那么一些像风一般的事情发生在我们身上,天边来了又去的云,身边来了又走的人,尽管不愿它发生,但它总是会发生,或者在我们强大之前,根本无法阻止它的发生。对于这些事情,我们再怎么自怨自艾,再怎么怨天尤人,都无法改变它的发生,所能做的,就是接受。接受,不是对命运的无声屈服,而是坦然面对人世中的无常,随风摇曳过后,依旧做一颗安静的树。当我们不再抗拒,这种接受的姿态就会成为我们扎在地底的树根,风再大,也难动摇。
到那时,我们便会明白:接受,是变好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