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理智情感复合系统迫切需要我与它认同,然后把当时的需要表达出来。这时一个“我”会升起来,并哭喊着寻求关注。
我就是意识本身并且安住在意识里,而理智情感复合系统迫切地把我从稳定的意识中分离出来。这种分离会带来痛苦,但我却欣然而迫切去迎合理智情感复合系统的需求。
——摘自《自我观察》
02
除非我们开始有意识并愿意去承受痛苦,否则自我观察难以进行。
我们甚至都不知道还有自我观察的存在,我们不曾意识到意识里还有更高的存在观照着。
早上一位朋友说,喝完酒以后,时常会觉得意识升起了另外一位旁观者看着自己在做事情。做事情的“我”是无意识的,完全习惯性和机械性做事,而旁观者观察着这一切,对“我”所作所为提出了修正的意见。
我感觉他内在得旁观者角色被激发出来了,当局者与旁观者同时出现了。这种状态能否给他生活带来帮助,目前需要进一步观察。
03
我的本来面目并不好看,通常显得粗俗、粗鲁、残酷甚至疯狂,当我看到它时首先被吓到,因为那种状态在我们社会中被认为是不好的,不可接受的,甚至是不合法的。于是我创造出自作聪明的面具、伪装、托辞、表演和把戏来掩盖我的神经病。尽管它们无法长时间蒙骗别人,但至少我认为这样做是明智的。
在任何时刻,我只能看到我愿意看到的那些东西,而很快我多年习惯创造的防御系统就会再度挡在面前。于是,我的内在再次陷入沉睡和无意识状态,我再次成为一部受习惯控制的机器。
——摘自《自我观察》
04
潜意识有自我防卫机制,这个机制由生存环境塑造而成,性格是求存的机制。
我们性格大部分是在孩童时期就被塑造形成,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当时环境。
潜意识里还认为目前处事能力还处于孩童水平,还需要启动防卫机制进行自我保护。
其实我们能力已经得到了很大提升,有能力去解决生活困难和面对环境挑战。可是潜意识并不这么认为,因为内在运作机制并未改变。
05
这些习惯并不是错误和不好的,它们在现在社会环境中对我来说是有用的机能,它们会保护我使我远离伤害,它们会保护我的脆弱、柔软、娇嫩和敏感部分。
但后来这些保护不再有效,它们开始妨害我的人际关系,压抑我的潜能,使我的能力得不到发挥,削弱我的力量并且无法让我看到自身优点,通常别人都会看到我的优点。
——摘自《自我观察》
06
通过自我观察可以慢慢觉察到自我保护那一部分,那里有敏感、脆弱、娇嫩。内在的敏感、脆弱、娇嫩部分需要见光、呼吸、成长,这一部分在孩童时期是保护,现在则是限制和压抑。
所谓成长就是让敏感变豁达,让脆弱变强大,让娇嫩变成熟,这个过程需要呼吸、见光、经受风雨吹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