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双平,今天分享给大家的是非暴力沟通这本书 第四节:如何用非暴力沟通的方式,去全身心地倾听?
非暴力沟通这本书的作者是[美] 马歇尔·卢森堡
在这本书中,你将学到: 1.造成人际沟通不畅的4个原因 2.一套百试不爽的沟通方式,让你更懂他人的心 3.疗愈自我的内心对话方法
我们日常的很多沟通会受挫,是因为其中充满了批评、指责等语言暴力,或漠视、拒绝倾听等精神暴力,无论是我们对别人、别人对我们,甚至是我们对自己。 “非暴力沟通”的核心,是剥开种种外在的语言和行为表达,去体察沟通双方的内心需求,直接表达自己的请求,并回应对方的请求,最终建立起基于理解和关爱的关系。
这是一本人际交往的神书,在都豆瓣上超过2w人对它给出好评,我读完以后一直在感叹:每个人都应该读,并且要背下来。我把这本书推荐给了身边的人,一旦我们之间发生冲突,会彼此提醒用非暴力的方式去沟通。
四、如何用非暴力沟通的方式,去全身心地倾听?
今天是我们阅读《非暴力沟通》的第四天。
在前两天,我们了解了在沟通当中,怎么样用非暴力沟通的四个要素去表达自己。
我特别喜欢这本书,读完了以后,我的感觉是这样的:第一,它不是一本教你怎么样顺从别人,怎么样讨好别人的书。
你知道,很多这种教沟通表达、情商提高的书,都是教你一味揣测别人的心思,去迎合别人。但这本书明显不是,它教你怎么样合适地表达自己的感受、需要和请求。
第二,这本书也不是教你怎么样操控别人,不是教你怎么样改变别人,它并不是像那些特别油、特别滑的情商书一样,教你怎么样用一些沟通当中的技巧,去操控别人的想法,去改变别人的想法,去让别人的行动符合自己的利益,不是这样的书。
如果你有这样想法的话,非暴力沟通也不是一个适当的工具。
那它到底是用来干嘛的?作者说:非暴力沟通的目的,是帮助我们在诚实和倾听的基础上,与人联系。
在用这个方法的时候,我们希望人们的改变跟行动,是出于对生命的爱,是出于我们对彼此感情的看重,所以最后,我们才能够想到一个兼顾双方需要的方法。
只有有这个目的的时候,你用这个方法才合适。
今天,我们要来继续学非暴力沟通,我们要学的不仅是在沟通当中,怎么样去表达自己,我们要学习用非暴力沟通的方式,去全身心的倾听别人。
关于倾听别人有多重要就不讲了,两个人沟通,一个人不倾听,那不倾听怎么有沟通?
有些人就认为,自己是一个特别擅长倾听的人,实际上这都是他的幻觉,倾听这件事情可太难了。
我哥的小孩有一次考试没有考好,我上来之后,就想安慰他。
他说他自己特别笨,考的就不好。
我就跟他说:“你不笨,我觉得你非常聪明。”
然后他就特别气愤:“我一点都不聪明,你为什么要这么讲?”
我当时愣了一下,突然明白了这句话的问题在哪里。
如果是真心想要了解别人的处境,我们不应该上来就给别人安慰和建议。
当他觉得自己特别笨的时候,或许你换一种方式问他会更好:“你对今天的考试成绩很失望,对吗?”
他就感觉到我们在留意他的感受,而不是总是想要去安慰他,提建议:“你不笨,你不丑,我觉得你很聪明,你已经做得很好了。”
关于这一点,我很早就有认知,我就发现在交流当中,确实有一种我们自以为是的倾听和反馈,实际上都是无效的,甚至会带来一些负面的效果。
但是我发现,这个作者更严格,他说以下几种,其实都是不太对的表达方式。
比如在别人心情不好、遭遇挫折的时候,给别人提建议。
我们都知道你不能上来别人感觉不好,你给别人提个建议,感觉好像你比别人更聪明一样,这样只会加深他的挫败感。
还有比较,“你这算不了什么,我曾经经历过...”这样也不行。
还有说教,就更不行了。
还有安慰,这个有点出乎我们的意料,安慰实际上也不是一个很好的沟通方式。
你上来就跟他说:“这不是你的错,你已经尽力了,你最棒。”安慰也不行。
还有回忆,“你说这句话,让我想起了...”也不行。
否定也不行,就否定别人的感受:“不值当,为这点事,还不是什么大事,你为什么要这么难过?你不应该这么难过,你不要这么悲伤。”这些话都是否定,也不行。
同情更不行:“你好可怜!”肯定不能这么说。
还有好多,辩解、纠正都不行。
辩解是说,别人一旦表达了一个想法:“你一直都不跟我联系,我感觉你不是很喜欢我。”
然后立马就辩解:“我没有,实际上我特别想跟你联系...”也不行。
纠正就说:“事情的经过,不是你说的那样,事情不是你想的那样。”
这些都不行,这么多种反应方式,作者认为都不行,这个时候,你的大脑当中就浮现出一个大大的问号,到底我们应该怎么说?
我们常常会犯这样的错误,当我们的亲友遭受痛苦的时候,我们总觉得自己应该想一点办法,让他感受好一点而急于采取行动。
这样带来的结果,就是我们根本就没有充分体会他们的感受,也没有充分了解他们的状况,这一点,连心理医生都做不好。
作者做了一个实验,32个心理医生坐在那,给他们提问:如果有一个人跟你们讲自己感觉很糟糕,想死,你们要怎么安慰他,你们要跟他说什么?
这些心理医生把自己的答案都写下来,作者站在讲台上,把这些心理医生写的答案都念了一遍,然后问他们:谁能够感受到被安慰了,举手。
只有三个人的答案,让大家感觉到了被安慰,大多数答案都是无效的,所以倾听这件事情太难了。
到底应该怎么去倾听呢?
作者说,你首先应该要用心体会别人的感受跟需要。
不管这个人说了什么,他可能一通抱怨,他可能上气不接下气,他可能一说就哭,可能有各种各样的反应,但是你一定要在他的这个话里面,去体会到他到底观察到了什么,到底感受到了什么?他的需要是什么?以及提出的请求是什么?
还拿我们原来那个例子举例,女朋友跟男朋友说:“我跟你说话没有用,你就跟一堵墙一样,你从来都不好好的听我说话。”
然后这个男朋友恰好学了非暴力沟通,就想:我这个时候不应该去辩解,也不应该跟她吵架,我应该感受一下她的感受。
“你在生我的气吗?亲爱的。”请问你觉得这个反应方式,好还是不好?不好。
为什么?因为关注点还是在自己身上,你在揣测对方生气是因为你的原因,你没有去了解她的状态,已经开始责备自己了。
那应该怎么说?再想一遍非暴力沟通,能不能这么说:“你感到不高兴,是因为你觉得我不理解你吗?”
你觉得这种说法,好还是不好,对还是不对,符不符合非暴力沟通方法的要求?
不对的,因为你看看这句话“你感到不高兴,是因为你觉得我不理解你吗?”这时候你关心的是人家的需要吗?你没有,你关心的是她的想法,就是他觉得“我不理解她”。
所以大家能理解这其中的区别吗?就是你还是没有真正关注对方,还是没有把注意力放在她需要什么,你一直都在对她的想法做揣测,一直都在关注自己到底做错了什么。
正确的方法应该是什么?应该这样说:“你不高兴,是因为你需要得到理解吗?”
这跟前面的两种表达方式,就有不一样的地方,所以你看,用心体会别人的感受跟需要,结果就是不一样,最后一种说法是最好的。
这是我们在倾听当中,需要做的第一步,用心去体会别人的感受跟需要。
我们需要做的第二个步骤是什么?给别人反馈。
给别人反馈重不重要?还有些人就觉得不重要。
作者在书里面举了一个例子。
一个太太的先生认为给别人反馈,没有什么价值,有一段时间他跟太太的关系很紧张,太太就跟他说:“你从来都不好好听我说话。”
然后先生立马就反驳:“我怎么没有好好听你说话。”
太太就很生气:“你就是没有好好听我说话。”
好好听别人说话,给别人一个反馈,到底有多重要?
作者给先生演示了一遍,太太就跟假装是丈夫的作者说:“你从来都不好好听我说话。”
然后作者说:“听起来你很失望,你需要体贴是吗?”
这位太太听完了回答之后,就哭了,她觉得得到了别人的理解。
所以你看,这就是反馈的重要性,一句简单的话,能对一个人有这么大的影响。
我们应该怎么样给出反馈?
首先,你可以主动表达你听到的观察、感受、需要、请求到底是什么。
你表达出来了,错了,对方就有机会纠正你。
你也可以主动提问,问什么?就集中在这四个要素上,可以从观察的角度问:“我有三次都没有接你的电话,你是说的这回事吗?”你看,是对观察结果的确认。
我们也可以对别人的感受跟需要去提问:“你很灰心,你现在考试不好,所以特别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是吗?”
这些问题都是很好的问题,很多人都觉得提问很简单,我们特别擅长用一些模棱两可的问题,去促进对话的进行:“真的吗?然后呢?好棒哦。”
这是魔咒三问,只要你这么问,对方就能一直说。但实际上,这背后的敷衍,对方不是听不出来。
所以大家来判断一下,以下这几个提问方式,好还是不好?
问对方:“你说的是什么事?”这是不是对于观察的提问。
“你现在心情怎么样?你为什么会有那样的感觉?”这是不是对对方的感受跟需要提问。
“你希望我怎么做?”这是不是对对方请求的一个提问。
是不是?好像是,但实际上这一组问题,并没有用心体会别人,不需要你用心体会别人,就可以问得出来。
问的很直接,但实际上并不是一个最佳的提问方式,这样的提问方式,就好像是一个心理咨询师在跟客户对谈一样,特别容易产生距离感。
所以你一定要注意,就连给一个提问的反馈,都是有技巧的。
这就是我们说的,在倾听方面第二个需要注意的问题,就是给别人反馈。
关于这一点,很多书里面都谈过,但我认为《非暴力沟通》这本书谈到的方法,具体可行,而且效果一定很好。
第三点,你需要在倾听当中注意的是什么?
保持关注,不要没有耐心,别人一说话,你就插话,别人还没说完,你就开始提问,这样导致结果就是,对方没有办法完全、充分的表达自己。
所以在我们提出建议、询问别人之前,一定要为他的充分表达创造条件。如果你过早跟他探讨他的请求,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
对方说:“你从来都不好好听我说话,我很生气。”
然后你上来就来一句:“所以你希望我做什么?”
这是一种结束谈话的姿态,所以并不是一个好的沟通方式,对方在开始谈话的时候,其实并不会把他全部的感受都说出来,可能刚开始表达的只是冰山一角,所以你不要着急,不要慌,不要去妨碍他的表达过程,你一定要对他保持关注。
怎么样判断对方是不是已经表达充分了?
一个人一旦表达充分了,不管你有没有回应,有没有反馈,有没有帮他解决问题,他立马就会整个人放松下来。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更白痴、更明显的标志是什么?人家不说了,人家停止了说话,这就证明对方说完了。
这时候,如果你想跟对方确认一下,他是不是说完了,你可以加一句:“你还有什么要告诉我的吗?”
这才叫真正的保持关注,所以在倾听这方面,三个点需要注意:一,用心地体会别人的需要跟感受;第二,给出反馈;第三,保持关注。
最后我还要再加一点点,这一点就是我特别喜欢这本书的地方,它真的在考虑读者的感受。
如果你感觉很痛苦,没有办法倾听怎么办?
它并不要求你一定要做那种高情商,只会倾听别人的人,你要知道,有的时候我们很忙、很累,也没有心情有那么大的耐心去倾听别人。
上班上了一天特别累,在公司被老板骂的狗血喷头,回到家,看到两个孩子把家里搞得一团糟,这时候有人出来教育你:“一定要跟宝宝耐心的谈,一定要跟他好好的说。”
那个时候,都已经想自杀了,还要跟他好好的说?
这本书并不想在你身上加注那么大的压力,它说如果你感觉很苦,没有办法倾听,你要怎么办?
第一,大声提出你的请求,注意是请求,不是责备。
你不要回到家就骂你两个孩子:“你们怎么把家里搞得这么乱?你们都这么自私吗?你们一点都不考虑妈妈的感受吗?”
你不要这么说,你提出你的请求就可以,你的请求是什么?我想安静一会儿,你们先不要来跟我讲话。
这时候,孩子能感受到你的请求,他就会尊重你。
第二个选择,换一个平和一点的环境,先呆一会儿,安静了之后再处理、
这是作者给我们的最后一点小建议,就是当你觉得痛苦,没有办法倾听的时候,应该怎么办。
以上,就是我们今天的内容,我们今天教了大家,怎么样用非暴力沟通的方式,去全身心倾听别人。
到明天,我要跟大家讲,怎么样用非暴力沟通的方式去倾听自己,如果一个人跟自己对话的方式是暴力的,那么他永远都没有办法温柔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