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没有出生在罗马的人必须要走的一条路。
有了一定储蓄,可以让你心态更良好,从而让你抓住你发现的机会。
还记得财务自由的定义么?
是被动收入可以覆盖掉日常必要的支出,从而获得时间自主权
财务自由的过程要怎么走?
是提高主动收入→存钱→构建被动收入
存钱是为了通过理财手段,构建出被动收入
是三步中的中间的一步,你存的钱越多,你的被动收入就越多。1万块钱和10万块钱钱都存在余额宝里一定是后者利息多吧。
想要大鹅生出蛋,你得有大鹅,你得存够买大鹅的钱。有机灵鬼要问到了:我可以借钱买大鹅之后生蛋了在还回去啊?那样不就是不用存钱了?这个问题等会再回答。
存钱会上瘾的根本原因就是看着手里的大鹅越来越大,生的蛋越来越多,你会舍不得去浪费钱。
目的知道了,理想的存钱状态是什么样的
1.有一个简单可行的计划
2.有充足的过河钱
3.有足够的资金抓住机会
4.节俭,多余浪费的钱一分不花
知道了目的和状态,计划该怎么做
1.牢记你存钱的目
存钱的目的是为了财务自由,没事在做做白日梦,把你的欲望充分激发出来。
某种意义上讲存钱也是活在当下,只不过你把活在今天的当下,换成了以后每一天更好的活在当下。
2.计算出你需要存的钱
(1)必要支出
算出每个月生活的必要支出是多少,看看哪些是有用的,那些是没有用的,可花可不花的
(2)过河钱
人生总会有意外发生,像生病、突发事件和疫情导致的裁员等等……
所以手里要有一些钱,来充分保障自己可以度过一个突发情况。很多企业店面死掉的根本原因就是突发情况把现金流弄断了。
按照你每个月现在生活的最低标准×6/12个月
房子、日用品、水电通讯费、交通、饮食
生活标准里只能有这五项,因为这是保障的钱不是享受的钱
我一个月需要的不多1000块钱就够了,所以我有6000块钱就足够我抗一次风险。
但是抗完风险过河钱就没有了,所以接着需要下面的
(3)财务安全
先按照满足生活必要支出的最低标准来算
计算需要多大鹅下多大蛋的公式是
多大蛋×150=多大鹅(年化8%收益)
以我做例子我的最低生活标准是1000块钱就是:1000块钱×150=15万
也就是说当有了15万年收益8%,就可以不用工作的可以生活下去。
(4)财务自由
有了财务安全之后就可以提高生活标准了。
算出完成梦想每个月需要多少钱之后乘上150就好了。梦想还是要有的,没有梦想与咸鱼何异。
我想要的东西就是房,车,摩托车,旅行,模型
房子租别墅的话就算1万一个月、车月供就算1万
摩托车5000、旅行一个月1万、模型5000。
5万×150=600万
有了600万就可以财务自由了。有自己想买的东西,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细节可以去看博多费舍尔《财务自由之路》,《钱·七步打造终身收入》)
3.存钱计划
目标明确了之后,计划就来了
首先你要决定每个月要存下来工资的百分之多少。这个根据你想要多长时间完成存钱的目标而定
我现在还没有财务自由,只是朝着财务安全去做。
工资4000的话,每个月存50% 需要存6年
如果能存下来3000的话需要4年
这个时间对于我来说太长了,所以我要去想办法提高主动收入,这个以后说
如果A月工资3000,他每个月需要1500块,想要有6个月的保障,就需要9000块钱
每个月存1000需要9个月完成。也就是有了6个月的保障
(2)储蓄
开工资之后就把决定储蓄的百分比,就存到银行,或者买基金。
注意是工资-储蓄=支出,而不是工资-支出=储蓄。
一定要先储蓄,因为你会为了达成你的百分比去限制支出。
把工资分成几份:储蓄、必要支出、零花钱
挣钱确实为了花的,用零花钱去随心所欲的花吧,买一些自己想买的东西。
建议零花钱的份额10%到20%,具体情况你定。
如果有工资以外的收入的话就可以50%储蓄,50%提高生活标准
4.关于机会
你有了保障金之后,你的心态就会变好,因为你知道你是有能力抗过一次小风险的。这种心态能让你更好的抓住机会
有了一定的储蓄可以先放在基金去定投,一年下来也会有不小的收益。之后如果发现一个特别好的机会就可以把钱全取出来,去抓住。
当有了一定的储蓄时,你就有了一个上赌桌的机会。输了不至于伤筋动骨,赢了则鲤鱼越龙门。
为什么不建议用自身以外的钱去投资,去抓机会?
因为在能力不够的情况下,看到机会可能会抓不住。如果输了绝对会大幅度影响你的生活轨迹,除非你能100%的知道这个机会绝对能成。可是世界上哪有那么多的百分百呢。
如果觉得这个机会挺好的有可能成,那你需要去试错吧?用最小代价去试试他是不是有可操作性。口袋空空的用别人的钱去试错,那就是在赌博。
当你用别人的钱投资的话,你会更在意涨跌,心态不稳的情况下,是很容易做出错误决策的。
人总会有很多机会的,抓住一个就一波起飞了。
可以有很多人把本应该抓机会的钱,去换了一杯杯奶茶,去消费,去浪费。到了碰到机会时候没有钱,就会去感叹我当时要是有点钱就好了
我希望你做个一波起飞的人,而不是去感叹后悔的人。
世界上有两种痛苦。一种是自律的痛苦,一种是后悔的痛苦,前者的痛苦轻如鸿毛,后者的痛苦重于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