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10日,星期三,晴
我曾在武安县的一家烘炉当过帮工,打过铁。师傅叫李存旺,我和他儿子帮他烧火抡大锤,抛光冷加工。师傅打菜刀见长,天天打菜刀。我和他儿子负责下料,把整块钢板称好重量,用总重量除以1.2斤,就算出了这块钢板能打几个家用菜刀,然后划线氧割。
有一天,师傅要用1.5斤的大铁块,打一把菜刀,他儿子拿起铁块,在手里上下抖动了几下,悄悄地跟我说:“不吃饭还拿不动哩!”埋怨他爹瞎干一气。
烧红铁打开了,师傅的小锤“当儿当儿”响两声,他儿子抡起大锤“咚”的一声砸下来。“当儿”,“咚”,“当儿”,“咚”……
儿子一边打,一边说:“太大,太大。”
师傅脾气本就不好,听见儿子的啰嗦,来火了。
“打鸡八你的吧!”
我在沙轮机上磨菜刀坯子,听着他们爷俩斗嘴,觉得他们讲得太寒碜。
说话带把儿,在本地十分平常,当作口头禅。有的人句句不离,好像是口语里的标点符号。
想起了在太原造纸厂打工。
太原造纸厂东面有个兰村采购站,东南有个西村采购站。采购来的稻草,高粱杆要打成包,像棉花捆子那样的包,然后,平板车将稻草包拉到车间。
1980年,我从学校出来,到兰村采购站打了一年稻草包。第二年,我村的小六也到了兰村采购站,我们在一起打包。
兰村料场的门卫姓杜,岁数不小了,当年参加过雁北游击队,性子刚烈。中午,我们去他的门卫房里烧干粮喝水,人人都要讲文明礼貌。农村人太粗鲁他看不惯。别人管这个看门老头叫老杜,我尊称他杜师傅。江苏的张衡哲和我一台机,他说“老杜就跟你对眼儿”。
兰村采购站是个很大的料场,除了堆稻草,还有空地。杜师傅就在空地里种些蔬菜。一天,民工中有个叫藩生的,拔了他一个白萝卜,咔嚓咔嚓吃起来,在农村吃个萝卜也许不算什么大错吧,到城市成了大麻烦。被老杜发现了,大发雷霆。本来是训教藩长生的,小六冷不丁的说了一句:
“谁吃鸡八你萝卜嘞。”
“你骂谁!”小六随便一句地方话,老杜认为小六在骂他。又偷萝卜又骂人,好像河北人合伙欺负山西人。小六忙解释:
“俺老家就是鸡八这个口语,不是骂人。”
“你老家的口语?小李怎么不那样说!”
“他在家当鸡八老师来。”
“出了门子别人可不管你老师不老师!”
在老杜火上烧水烧干粮,我们可以说“善良的老杜”。他参加过游击队,我们可以说“英雄的老杜”。这是一个偏正词组,“善良”和“英雄”是修饰成分。但“老杜”前,决不能用土语修饰。如果用“鸡八老杜”或“鸡八你”,他立马就给你翻脸。
那天吵吵闹闹耽误了干活。
随着改革开放的潮水,大批农村人涌入了城市,要完成城乡对接,先过语言交流这道关,不然,人家拿咱的好话当坏话听。在家里,爷儿俩乱鸡八说没人管,出去了人家可容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