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廌学论语(学而第一|十三)
【原文】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学习】
人之言行交际当谨于始,而虑其所终。
如果人们以言语相约,如果答应的事情不和义理,之后践行就会左右为难,只好爽约失信。
如果待人之礼,必须像朱熹所说的“致恭而中其节”,恭敬过头几如谄媚,就会让人感觉你轻贱从而遭致羞辱。敬礼要符合双方身份,既不能让人家受不起,也不能让人瞧不起。其次,还要看场合、看对方的性情,如果身处江湖就得按江湖规矩。
如果选择朋友,对方不是道义之人,虽然能暂时苟合,最后终必乖离,甚至反目成仇。如果是从利益角度交朋友,你就要讲利益,不能讲道义。比如和别人借钱,如果不是一路人,就要讲清利息,还款时间。不能借钱时谈感情,该还钱时还总在谈感情。
以上三条,都是讲人际关系慎始才能善终。开始之前谨慎衡量选择,就不会自己带来后患。
【译文】
有子说:“与人约而求信,必先近义,始可践守。交往礼节,必要合乎礼节,恰如其分,恭敬过头就会遭来羞辱。结交之初,需谨慎选择,择其可亲之人,一时相依,亦可一世相依。”
【注解】
1、信:承诺。
2、复:反复,即践守所言义,兑现承诺。
3、因不失其亲:因,依靠;亲,可亲之人,亲之如同一个宗族的人。
4、亦可宗也:宗,同宗,宗主,可以终身相依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