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文诚〈孟子〉学习笔记416,10-2-8,万章章句下2-8》

《金文诚〈孟子〉学习笔记416,10-2-8,万章章句下2-8》

【"耕者之所获:一夫百亩,百亩之粪,上农夫食九人,上次食八人,中食七人,中次食六人,下食五人。庶人在官者,其禄以是为差。"】

今天是丁酉年戊申月甲午日,七月十四,2017年9月4日星期一。

获,是所获得的耕地。差,是等级。

这是最后一节,介绍关于"在官府当差的百姓"的俸禄制度,极其精密,实事求是,求真务实。难能可贵地态度鲜明:反对吃大锅饭,提倡能者多劳亦多得。

如何精密法呢?

孟老师使用了一个比喻,很贴切,他说,一位农夫受田一百亩,这百亩耕田,土厚不厚,产多不多,取决于两个关键动作:施肥和耕种。

根据这两个因素,分出五个等级的效用:
1,施肥技术好,耕种肯出力的,是上等农夫,收成可以养活九人。
2,次于上等的可以养活八人。
3,中等的农夫只能养活七人。
4,比这差一点的可以养活六人。
5,至于下等农夫,只能养活五人而已,仅是上等农夫效用的55%。

少了45%,这个差距可是不小!

勤奋和怠惰,差别高达45%。诸葛孔明《诫子书》说:怠惰则不能励精。怠惰是松懈,马虎的意思,主要是马虎的意思。人若立志不坚,则用心散乱,东也想,西也想,马马虎虎过得去就行了,这是不能用功于正,这种勤奋也是无用功,其实他花的时间精力并没少,就是不敢较真,自欺。凿100个井,花费时间精力越多而徒增狂乱,毫无滋养,则越久越暗。

以五等农夫为喻,将他们作为参照系,在官府当差的百姓,将他的俸禄也分为五个等级。根据职责大小,事务繁简两大因素。这五个等级的设置,1,有天花板,就是到上等农夫的收入。2,也有保底数,最差的也不会低于下等农夫的收入。

以上就是"禄足以代耕"的细则。

周朝的爵位、俸禄制度,大略如此。能够为后世有所窥见,独赖孟子此篇。

致敬孟子。

【学习参考书目】
《四书章句集注》朱熹著
《张居正讲解<孟子>》张居正著
《资治通鉴直解》张居正著
《读四书大全说》王夫之著
《孟子正义》焦循著
《孟子与万章》南怀瑾讲述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