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与原生家庭和解,如何过好自己的人生
我见:
书中有三个观点,我很有感触:
1、任何一个不幸的家庭,只要有一个强迫性人格的人,有这种状态的父母存在,孩子一定会觉得受人胁迫、陷入困境。没办法,因为他一定要强迫你听他的话。
2、他们通过情绪感染来与人沟通,她需要让你猜她到底为什么不高兴。他们通过情绪感染来解决问题,给你营造一个恐怖的氛围,让你觉得压力很大,你根本不知道今天得罪谁了,父母会把情绪渲染出来。这就是另外一个特征,用情绪渲染来和别人沟通。
3、你失去了情绪的自主和精神的自由。你想要情绪自主,你想要有一些感受,你想表达自己不高兴,这在家里是大逆不道的。
4、如果一个孩子得到了父母在情感方面的认同,他不需要每天花很多力气去讨好自己的父母,不需要花很多力气去照顾父母狂躁的情绪,他就能够拿出时间和精力来思考自己的人生,拿出时间和精力来认真学习,他的学习效率才能提高,才能有理想,才能努力地去做自己该做的事。
5、接纳过去,就意味着这事已经发生了,这就是你这一生中最合理的部分,你没法改变。你的父母尽他所能了,在他的认知水平之下所能够做的最好的事情就是这样。他把你养大,最起码他让你健康地活到了今天,能做到这一点对他来讲已经相当不容易了。
我思:听了这本书,我也回顾了我的原生家庭。曾经我也试想过为什么我要生长在这个家庭,如果我生长在别的家庭又会怎么样呢?看了越多的书,我越能理解我的原生家庭。虽然我生长在一个重组家庭,有跟我相差很大年纪的哥哥姐姐,他们很陌生,但是我还是很幸福的,我知道爸爸妈妈都很爱我,但是我们没有能链接的点,可能我们都在想相互体谅对方,却无法做到,我越长大越感觉孤单,有时候虽然我能体谅父母的难处,但是我深深的无力感还是时隐时现。
我印象中的妈妈是一个很温柔贤淑勤劳能干的女人,她有着中国传统女人所有的优点,她很爱很爱我,全付身心都是我,从小到大家里最好的,好吃的总要留给我,还记得妈妈说过一次,我去读大学了,一只鸡吃到最后还剩两个鸡腿,妈妈第二天才舍得吃,还一边吃一边流泪,她担心我在大学没有鸡腿吃。直到现在她又是这样对我的孩子们,拼命给他们夹菜,包括我,还是每顿饭都要不断给我夹菜,也是造成我减肥路上的最大阻力。这只是妈妈爱我的其中一个非常小的方面。
我妈妈真的是全方位无微不至地爱我,她都在用她认为为我好的方式在爱我,从小到大。但是我长大了,她也老了。特别是我结婚了之后,我选择跟我爸妈住在一起,因为妈妈很爱我,她一直都跟我说希望跟我一起生活。我先生也同意了,我们一起住了十年了,但是好像我妈妈就是家庭中那个控制欲很强的那个人,她总是很自我,希望我们能变成她心目中那个很完美的女儿和女婿。她会经常在我们面前讲我先生的很多事情,我知道只是她都想法,但是无法反驳,因为任何事情如果不按她的想法来,就会按她都想法来说一个试探的语气,不管这话说出来是讽刺的还是冤枉的,反正这就是是她觉得的事实。这个感觉非常糟糕,每次都是这样的时候,我的情绪就很难控制,我总会陷入困境,不知道该怎么办,很烦躁,我想解释,但是妈妈不愿意听,我想反抗,但是一旦反抗,就会变成妈妈口中那个已经变了的女儿,只爱老公只听老公的话,不爱妈妈了。那更加一发不可收拾,最剧烈一次的争吵,妈妈还会威胁我要离家出走,最后还是让我的女儿来圆场,我很心痛很无奈无助,我不知道自己可以怎么做,也很害怕自己也会变成自己不喜欢的模样,也很讨厌自己的无力,讨厌自己给了我的孩子不好的原生家庭。
我有时候会情愿妈妈不要将全身心的爱都投放在我身上,她可以更爱自己一点,我希望能给她安全感,让她给自己多点时间空间做她喜欢做的事,也给我们多一点空间,但是感觉很难,因为我是她毕生的作品,我不知道可以怎么给她呈现更好。
所以我感觉这本书很多观点,我能感同身受,似乎我看到了我是原型。很多人觉得我从小就很懂事,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我是这样的人,自己回顾我的原生世界里,感觉我好像总是需要在猜忌妈妈的情绪,总是害怕自己做错什么,被妈妈批评,令妈妈失望,我越长大越想回报妈妈,越希望她能因为我而开心自豪,所以做一些和她相关的事情总得考虑她都想法和想讨好她。
我试过很多方法想去好好跟妈妈说一下心里话,但是说出来的结果会更糟糕,因为她总是觉得我还是小时候那个事事听从单纯的孩子,要是有什么想法,应该都是我先生希望我这样的,我变了。在外面,我能跟别人相处愉快,他们还认为我是个挺不错的人,性格开朗,积极向上,热心肠,工作生活都能兼顾得很好,但是唯独面对妈妈的多变的情绪,我总是需要小心翼翼的,有时候真的挺累的。在妈妈面前我是没办法情绪和感受自由的。
我知道我就是我孩子的原生家庭,所以我想极力改变跟妈妈的相处模式,却不曾想,我听这书的时候,发现自己身上也有不成熟父母的影子,有时候孩子惹我生气了,我也试过冷处理她,让她一天都惶恐不安地试图讨好我,还要她检讨做错了什么。我这就是用情绪渲染来和孩子沟通,其实没考虑到孩子也会迷惘和无助的,倒不如直接跟孩子表达清楚更好,如果孩子又陷入那种,一直要照顾妈妈的情绪化,哪有更多的时间去考虑和认识自己,过好自己的人生呢?要记住这个点,我得好好改。
我妈妈开心的时候是全世界最好的妈妈,但是我不知道她什么时候会突然不开心。我老公有时候开玩笑,她说你不容易吖,我不知道阿妈这样的性格怎么能养成你这样大无畏的乐天派。其实,也是妈妈全身心地为我遮风挡雨,让我幸福快乐地长大,可能现在长大了,我有更多自己的想法了,妈妈却一直当我是孩子,希望我永远是那个听话的依赖着她都小棉袄。
其实我现在都在不断和妈妈和解,我觉得我能逐渐理解妈妈,是因为妈妈太能干太勤劳,她担忧得太多,所以思虑得过多。可能以前她的原生家庭环境让她丢失安全感,她希望从我这里获取,这些我都能明白。我也和自己和解,我觉得自己很棒,我其实一直在成长,不需要过多埋怨自己无能力改变更多。
想要过好自己的人生,肯定离不开原生家庭,那么我们应该接纳它,体谅它,我很庆幸,有个那么爱我的妈妈,在她的青春岁月,她为我奉献了全部,我庆幸,我还拥有妈妈,她还能陪着我一起变老。可能妈妈更老的时候,她能拥有更多安全感的时候,会变得更加柔软,那么我以后再慢慢跟她聊聊。感谢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了我的原生家庭,让我诉说了我一直没有对别人说出口的故事,心情由沉重变为轻松,没有什么无法沟通和解决的,我感觉我又有了好好过好自己人生的信心,未来一定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