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石桥一座。
乌篷船一条。
童谣一首。
慕夏一季。
慕容奕最喜欢夏天,因为是遇见的季节。
和夏茹雪的第一次相遇,就是夏家迁居的那一天。慕容奕五岁。
那天傍晚,慕容奕和平时一样在村口大道上练武。虽说是练剑,手上却拿了一根小树枝充数,往东往西瞎比划。看他那一脸认真的模样,不知情的人还真以为他是灵山上下来的小道士。
他自顾自甩着小树枝,一边脚下的步伐变换着,一边还哼着一首小调。
有些走音但是咬字还算清晰:
“西月东落天色微曜
半樽清酒斟得逍遥
白衣纵马风流年少
佳人倾城回眸浅笑
玉笛声声月色皎皎
起舞翩翩清影窈窕
姻缘树下共求月老
执手暮暮朝朝”
其实前边还有一段词他不记得了,他只记得那句“白衣纵马风流年少”——出于男孩子的心理。
不知何时,慕容奕就闪到了正在行路的夏家人面前,手中的小树枝尖儿停在夏茹雪的鼻梁上。他的手顿在那里。
夏茹雪清澈的眼眸好奇地打量着慕容奕,从他手中的树枝到他整个人浑身上下,都看了一遍,眼里满是纯率。面对这突如其来的一刺,夏茹雪非但没害怕,反而笑容洋溢地和慕容奕打招呼:
“你好,我叫夏茹雪!”
慕容奕这才把举着的树枝放下来,眼神不住地躲避着,随后转身飞速地跑开。他的脸通红,躲在一棵树后。这张笑脸已经印在他的脑海里了。慕容奕微微探头出去看,可正好和夏茹雪的眼神撞个满怀。他猛地缩回头来,索性把眼一闭,一路狂奔回家了。
他却不知,这份笑容会陪伴他度过漫漫余生。
十年后。七月夏。
慕容奕骑着一匹白马,腰间挂着一柄长剑。这十年他如愿以偿,成为了佳人眼中的翩翩少年公子。他第一件事就是回到那座小山村,去见他日日夜夜挂念的人。
这十年来,山脚下的小山村也扩建成了一座热热闹闹的县城。慕容奕快马加鞭地入城。
今天是七月初七,慕容奕想起些什么,停下马来,掉头转往城中心的玉春楼酒家。
酒楼里人声鼎沸,汉子们坐在高台上畅饮,女娘们眉飞色舞地混迹于各桌之间。慕容奕进了酒楼,找了离舞台最远的一桌坐下,只要了一壶清酒,自斟自饮起来。他在等。
在等夏茹雪的表演。
一声锣响,整座酒楼静下来。舞台上的幕布缓缓拉开。十二位歌舞伎站在了台中央,翩翩起舞。
为首领舞的少女动作最为灵动飘逸,红罗绸缎随手飞扬,掠过近排坐客的双眼。一脸灿烂的笑容把观众们看得如痴如醉。
慕容奕也笑了:只是五年不见就变得这么美,女大十八变可真不假。
随着舞蹈逐渐缓下来,整场表演以夏茹雪的折腰而谢幕。
也在这时候,夏茹雪的目光对上了慕容奕。她撤掉了脸上的面具往地下一丢,就往台下跑去,奔向最靠后的那桌。
“慕容哥哥!”
夏茹雪一头扑进慕容奕的怀里,嘴里说着:“走了五年终于回来了,人家可想死你了……”
“走,我们回家!”
慕容奕牵起夏茹雪的手,推门离去。
今天是七月初七,街上灯火通明,人来人往。夏茹雪挽着慕容奕的手,一边走着,一边聊起:“今天真是热闹啊,你看,全城的人都在欢迎你回来呢。”
慕容奕笑道:“就你能说会道,有你陪着我就够啦。”
夏茹雪害羞地锤了慕容奕一拳,拉着他去城中心的戏台酒楼,说道:“去那里,我给你唱戏听。”
慕容奕拿了二十两银子,递给掌柜的说道:“戏台包了。”
慕容奕刚入座,夏茹雪就换好衣裳登上台。她没有化妆,因为她真的很美。
夏茹雪看了慕容奕一眼,开口唱道:
“ 银辉描淡的石桥
桥边嬉戏的垂髫
风吹枝柳折细腰
童谣声声伴长吆
乌蓬水面风寂寥
薄云淡淡月初瞧
江上画舫熏香绕
灯暖酒烫知己邀”
台下都很奇怪,这是哪出戏自己没听过,但是唱的真好听,便也没去多想。
慕容奕却知道,那是一首陪伴他们十年的曲。
“长夜温柔萤光照
满城锦绣灯火耀
老街小巷复喧嚣
戏台风月增新貌
轻纱遮面舞灵巧
琵琶绕梁音袅袅
唱罢西厢客醉笑
推杯换盏度良宵”
一曲唱罢,满座掌声喝彩。
月明辉淡,两人依偎得更紧。
“春夏秋冬四季轮回,你最喜欢哪个季节啊?”
“夏季。”“为什么呢?”
“因为是遇见你的季节。”
(取样自等什么君《慕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