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论语”-第70天

14.18 公叔文子之臣大夫僎(zhuàn)与文子同升诸公。子闻之,曰:“可以为文矣。”

      公叔文子的家臣大夫僎和文子一同升做了卫国的大夫。孔子听说了这件事以后说:“足以给他‘文’的谥号了。”


14.19 子言卫灵公之无道也,康子曰:“夫如是,奚而不丧?”孔子曰:“仲叔圉(yǔ)治宾客,祝鮀治宗庙,王孙贾治军旅,夫如是,奚其丧?”

        孔子讲到卫灵公的昏乱无道,季康子说:“既然如此,为什么他没有败亡呢?”孔子说:“因为他有仲叔圉主持外交事物,祝鮀管理宗庙祭祀,王孙贾统率军队,既然如此,又怎么会败亡呢?”


14.20 子曰:“其言之不怍(zuò),则为之也难。”

        孔子说:“如果说话大言不惭,那么落实这些话就很困难了。”


14.21 陈成子弑简公。孔子沐浴而朝,告于哀公曰:“陈恒弑其君,请讨之。”公曰:“告夫三子。”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君曰‘告夫三子’者。”之三子告,不可。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

        陈成子杀了齐简公。孔子斋戒沐浴以后,随即上朝去见鲁哀公,报告说:“陈恒把他的君主杀了,请您出兵讨伐他。”哀公说:“你去报告那三位大夫吧。”孔子退朝后说:“因为我曾经做过大夫,所以不敢不来报告,君主却说‘你去告诉那三位大夫吧’!”

        孔子去向那三位大夫报告,但三位大夫不愿派兵讨伐,孔子又说:“因为我曾经做过大夫,所以不敢不来报告呀!”


14.22 子路问事君。子曰:“勿欺也,而犯之。”

        子路问怎样事奉君主。孔子说:“不可欺骗他,但是可以冒犯他。”


14.23 子曰:“君子上达,小人下达。”

        孔子说:“君子通晓高级的学问上达仁义之道,小人通晓低级的学问下通世俗事务。”

知识点:

        一种认为,所谓“上达下达”指的是上达于道、下达于器,即仁义大道与农工商等业。

        另一种认为,向上不断提升,日进乎高明,就是上达的意思;而下达则是沉沦向下。


14.24 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孔子说:“古代学者的学习目的是为了提高自己的修养,而现在学者的学习目的是为了向人炫耀。”

知识点:

        学习的目的是什么,最为重要。孔子开创的君子学,意在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高尚的品质、深厚的修养,知书达礼、日新又新,能肩负社会责任、历史使命。这需要念兹在兹,不懈努力,不断改进身上的不足,完善自己。

        钱钟书先生有句话:不实之名,如不义之财。这话,一晃过去了三十多年,言犹在耳,不敢有忘!为人之学和为己之学,虽只一字之别,相差何止千里,不可不慎。


      -----怎么看待为人而学和为己而学的?

        我理解孔子所说的为己而学和为人而学,更偏向于指代个体。

        为己而学,学习的目的首先在于提升自己,塑造品格和能力;然后是为他人和社会创造价值;最终能够为国家和人类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为人而学,实则背离了学习的初衷,学习的目的或为了多些谈资,或为了追逐个人名利,所以不在乎是否真学懂了,或是能够学以致用,这种学习对自己、他人和社会都无法创造真正的价值。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