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陶总去了H市,而我也着实不想再重新和新来的领导磨合,正好老公也有想出去走一走的打算,于是我也就直接调动了。
但是在调动之前还有个小插曲,当时事业部的办公地点是S市,内部招聘销管经理的岗位,而我当时是销管主管。想着既然H市都去的了,S市离得那么近都是一二线城市我何不考虑下呢? 后面跟陶总沟通了下这个事情,他表示也支持我去挑战一下,当时还对我特有信心。因为在事业部成立之前,我们这个岗位除了总部有个销管经理驻外的都是销管主管,工作内容其实是一样的,觉得实在也没什么难度,于是就填写了应聘表发人资了。
但是没想到的是我居然连面试都没进就直接被PASS了,人资说因为总部的那个销管经理觉得我可能还需要在锻炼一下。不过想想也可以理解,那个销管经理不喜欢我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因为他喜欢听话愿意讨好的人,而我在他那里估计是不听话的一类。他特别不能接受别人质疑他,因为在他看来他是完美的,而我老是质疑他打破他自以为的完美。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当时大区有两个助理,绩效考核有一项是自评,其中一个助理的自评分数是99,就为了这个事情他和我争论了半天,理由是他觉得超过95分就是完美,我觉得不合理的事情我总是忍不了。 我也就反驳了几句:“既是自评自然大家都有大家的评价标准,我觉的您要是觉得不满意您可以在您考核这里打您愿意的分数,但的确没必要要求自评还要违心的打分吧,再说了她能力也的确比较优秀”
“那你倒是说说她能力优秀还是我能力优秀”
“领导岗位不一样要求也不一样,这个如何比较,你是我领导能力自然比我优秀但并不见得你领导给你打的分就一定高于陶总给我打的分”
“李总(就是全国营销总监)给我打了100分”
“我.....,那是因为您太优秀呗”
什么鬼?你可以打满分我怎么就不能打99了,然后最离谱的是从那以后他发了个通知,只要自评绩效超过90分的就要提供工作清单。
这真应了那一句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因为他的不同意所以自然也没有后续了。还好那个只是PLAN B我也没太当回事,反倒陶总还替我不平了一会儿,觉得流程有问题。反正我也没放在心上,就出发去H市了。
虽然是陌生的区域,但是做了那么多年也算轻车熟路,很快也就理顺了。也从来没有想过有朝一日这个职位就这么送到我眼前了,但这运气貌似来的太迟了。
2月末的时候事业部总经理换人了,而新来的这个领导姓是以前陶总在外企的领导,搭档了好几年而且关系又特别好,还真的是经历过生死的那种。然后到岗后他第一件事情就是要找个他的助理,也就是销管经理(这是公司惯例,销管负责人一定同时兼任销售负责人的助理)。
然后他就让陶总帮他推荐个助理,陶总开玩笑的说以前有个合适的但是总部那个销管经理不同意,于总直接说“他同意就可以都不用过总部销管经理”。而且我要是去的话连面试都不用,因为我是陶总的助理,而他知道陶总的要求。
想想也真是,当时不让我去的时候面试机会都没去,而现在却是不需要面试就可以直接上岗。虽然以前的时候的确想挑战下,但于总来的时候我却不想去了,因为当时怀孕了老公工作也安定了不适宜再去S市,当然鉴于于总和陶总的关系在他的助理到岗前我协助他做下报告及数据整理这些小事还是可以帮忙的。
我其实挺感谢他的到来,虽然我最终没有做到销管经理,但他的认可却让我明白了自己其实并不差。我这都是小事,因为我本来也不太介意。最感激他的应该是陶总,以至于后来我都说那个时候于总不来的话走的就是陶总了。虽然是玩笑话,但陶总也认同,因为的确是事实。
第一季度本来就是很难熬,经销商又到处去公司告状、销量排名倒数这种情况确实挺危险了,而当时的事业部经理是外聘的确切的说就是没有后台,但是这个事业部的经销商却有好多是从G省过来的多多少少都和总部的领导沾亲带故所以很多事情他也只能打太极,就连我们那个经销商要划人家地盘这种事他也只能说商量下看看。但后来于总来了情况却不一样了,于总是董事长兜兜都转请了3年才请来的,因为他同意来的时候公司架构都定了没有合适的岗位了董事长直接新设了一个事业部给他管,所以他可以不看任何人的面子反过来经销商却不敢不给他面子。
一开始那个经销商还老去找总经理,从于总来了之后反倒不敢去找了。因为于总明确说了“这个事业部我是老大,你如果不经过我直接去找公司领导那以后你这边的任何问题我都不处理”,当然他和陶总的关系大家很快也就知道了,所以后续工作开展顺利了好多。也是于总的强势帮陶总扫清了工作的很多障碍,大家心知肚明,看的是于总的面子,看的是他身后的尚方宝剑,当然陶总的努力才是王道,但是陶总再努力如果没有于总在后面帮他抗他也撑不下去。
所以在职场,能力很重要,但有些时候你缺的却不是能力而是运气。甚至有些时候运气能决定你究竟是去还是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