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图片发自简书App

看惯了这么多描写抗日题材的影视作品,描写香港抗战的作品这是第一部。作为一位获得过金马奖最佳导演的女导演,《明月几时有》通过方姑,锦荣和刘黑仔三个小人物投身抗日战争的故事,反映了当时那个动荡的社会时代香港群众不屈不挠奋勇抗战的决心。


图片发自简书App

可能因为许鞍华是一位女性导演吧,她的许多作品第一主角都是女性,桃姐,萧红,方姑都是如此,她们身上带有女性与生俱来的母性,她们心中除了自己,还怀有对他人和整个社会的热爱。从女性的视角去看待这场抗日的革命战争,没有了过于激烈的战斗场面,更多的是与敌人斗智斗勇的斡旋。

图片发自简书App

在国家大义面前,方姑放弃了儿女私情,血肉亲情,选择了投奔革命,选择了民族大义,她从未惧怕过生死,也不愿为了营救自己母亲的一条性命而不顾全整个大局。周迅的演绎是精彩的,她演活了方姑,她让方姑做出的每一个抉择都变的合情合理,顺理成章。同时她也演出了那份女性所特有的情感,不论是第一次执行任务时那份天不怕地不怕的气势还是做完内心的痛苦挣扎,利益取舍,为了顾全大局,放弃营救母亲时的无奈与心酸。自己唯一的亲人与挚爱的男人都死在了日本人手中,可斗争还没有结束,黎明还没有到来,胜利的时候见成为了一种再也无法兑现的诺言。岁月的痕迹是藏不住的,周迅已经不在年轻了,她早已不是当初《像雾像雨又像风》里纯真的少女杜心雨,她的老成让人一开始就已经猜到了她终将投身革命的结局。


图片发自简书App

整部影片最让人惊喜的就是春夏了。她在日本人手下做事,对他们恨之入骨却又不得不听从。她青春洋溢,演活了少女特有的姿态,但在身份败露的时候却也是决绝的,没有任何愿意屈服的神态。她同方姑的母亲一同死去,让人惋惜一条鲜活生命的逝去。可在那个年代,同她一样为革命牺牲的年轻生命不计其数,他们都是可敬的。

图片发自简书App

当配乐响起,那段虽然雄壮,振奋人心的声音传来,却总让我有一种想哭的冲动,网上查过后才得知是久石让老先生的作品。就不难解释为什么电影的配乐能直击人心了。从小到大,看过的这么多电影,久石让和梅林茂是我认为最出色的音乐家,他们总是能做出贴合电影主题的音乐,每次都是锦上添花从不会喧宾夺主。

胜利的时候再见,这句话从影片开头的时候由沈先生向方姑讲出,又由方姑在最后将这句话传递给黑仔。虽然不知他们是否真的会有再见的那一天,可是大家对胜利的盼望是相同的,并愿意为之而奋斗。

明月几时有?明月是什么时候升到天空上来的呢?方姑不知道,刘黑仔不知道,锦荣也不知道,但他们知道,明月带来了光,它让内心有了亮的地方。虽然没有阳光耀眼,但仍照亮了前进的路。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贴一段茅盾先生的《黄昏》:风带着夕阳的宣言走了,像忽然熔化了似的,海的无数跳跃着的金眼睛,摊平为暗绿的大面孔, 远处有悲壮的笳声,夜的黑幕沉重的将落未落,不知道什么地方去过一次的风,忽然又回来了,这回是打着鼓似的,勃仑仑,勃仑仑,不,不单是风声,有雷,风夹着雷声,海又动荡,波浪跳起来,轰……,在夜的海上,大风雨来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老黄历八月十五晚上,关了手机,抬头望望窗外的月亮,再低头翻开宋词,看看书里边的月亮,让两个月亮在心中邂逅交融。还可...
    马风阅读 5,551评论 15 44
  • 说起关于月亮的诗歌,我想接触最早的大概就是李白的《静夜思》了,“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淡墨卿衫阅读 4,151评论 0 2
  • 本文参加【六专题】八月征文《月圆之夜》 简书【六专题】八月征文丨月圆之夜,谁人未眠? 躺在床上,望着窗外的那轮明月...
    韩风奔跑阅读 3,923评论 22 14
  • 虽然离2017年还有三个月的时间,但是我却早早地把自己那一年想做的事情都写出来,隔一段时间就补充上去,直到2...
    笨鱼精阅读 2,885评论 2 0
  • 看书先看目录、前言和结论,先了解这本书解决了什么问题,用到的时候可以直接翻阅。 临界知识 集中精力一次实践一项,待...
    百分百值得阅读 3,038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