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单元”(59)
KUD模式44——《以概念为本的课程与教学——培养核心素养的绝佳实践》P104
概念为本的课堂(9)
问题讨论4
4. 概念为本的教师如何确保学生们的学习体验和表现性评价任务达到了深层次概念性理解的水准。
豆包AI:可针对某个具体核心概念(比如“造型表现”“创意联想”),再细化一份课堂即时评价表。表格更简洁,方便上课快速记录学生的概念理解情况。
一、小学美术 “造型表现” 课堂即时评价表
(聚焦概念理解:用线条、形状、肌理等造型元素表达物体特征与情感)

使用说明
适配场景:绘画、手工、拼贴等课堂创作,1 分钟即可完成单生评价。
简化记录:可只勾选等级,反馈栏用简短话术(如 “曲线用得很灵活,能体现云朵的柔软~”“试试用不同线条区分物体轮廓呀”)。
概念强化:评价时反复提及 “造型元素”“物体特征” 等关键词,帮学生锚定概念。
二、小学美术 “造型表现” 学生自评表
(我会用造型元素表达想法啦!)

自评小提示
对着自己的作品认真勾选,诚实告诉自己的表现~
勾选 “我还在努力” 的项目,下次可以试试:多观察物体的样子,换一种线条 / 形状试试!
可以把自评表交给老师,和老师一起聊聊怎么让造型更棒~
三、小学美术“造型表现”课堂师生共建版评价手册
聚焦概念理解:用线条、形状、肌理等造型元素表达物体特征与情感
学生基本信息:________年级________班 姓名:________ 学号:________
评价日期:________年________月________日
本次课堂主题:________
一、作品展示区(粘贴或打印作品此处)
作品粘贴处(可粘贴绘画作品、手工照片等,确保清晰展示造型元素运用)
二、课堂过程评价(师生共建)

三、核心能力小结(教师主导,师生共识)
优势表现:________________
待提升点:________________
四、课后反思小栏目(学生主导,长期跟踪)
1. 本次创作中,我最满意的造型元素运用是:________________
2. 我发现自己在______(如:线条表现物体质感/用形状传递情感)方面还需要加强,具体计划是:________________
3. 下次创作,我想尝试用______造型元素表现______(物体/情感),理由是:________
4. 教师寄语:________________
五、成长轨迹跟踪(累计3-5次评价后填写)
1. 造型元素理解成长变化:________________
2. 造型表现能力提升证据(可附关键作品对比说明):________________
3. 师生共同目标(下一阶段重点):_______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