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视屏号上看了著名教育家魏书生的讲话:创什么新,创新呐?(鼓掌)在基础理论上来回创新,无非是把明白事说糊涂了,然后再重说……(台下一阵大笑,哈哈哈啊,鼓掌)老祖宗告道,教,四四十六个字;学,四四十六个字。这都是万古不变的。什么“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寓教于乐,教学相长。”“学以致用,学而时习,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古代如此,现在亦然,再过一万年,一个字儿都不用改哪!老师们狠狠把它记住,守住,行吗?
说得太好了!今天我就把这两个四四十六个字好好重温一遍,以便我能够把它牢牢守住!
“有教无类”: 类指类别。有教无类是指进行教育没有对象的区分(区别)。指不分贵贱贤愚,一律给予(文化)教育。即无论什么人都有同等的受教育的权利。这是中国古代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主张的教育思想。
“因材施教”根据受教育者的天赋能力、性格志趣等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材:能力,资质。
施:实行。
“寓教于乐”指把教育跟娱乐融合为一体,使人在娱乐中受到教育。
寓:寄托。
教:教育,教导。
“教学相长”指通过教授、学习,学生获得进步,教师也得到提高。指教和学相互促进。
教:传授。
学:学习。
“学以致用”是由“学”和“以致用”两部分组成,其中“学”指学习、研究的过程,“以致用”表明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一理念强调知识的实用性和实践性,认为学习不应仅仅停留在书本上,而应该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即学习是为了应用。
学而时习”出自《论语·学而》,核心含义是学习后需通过反复温习与实践实现知识内化,达到知行合一的境界。
学:获取知识或技能的系统化过程。
时:既指按时/适时的时间规律性,也暗含契合知识迭代周期的深意。
习:繁体为“習”,《说文解字》释为“鸟数飞也”,既指温故知新的复习,更强调如雏鸟试飞般的实践应用。
“循序渐进”是指学习工作等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或提高。
循:顺着,按照。
序:次序。
“持之以恒”是指用恒心坚持下去,不间断,不松懈。所谓“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持:保持。
之:代词;它,指“持”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