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高考,因为没有付出相应努力,所以印象并不深刻,接到题目我便否定,要写这篇文章。关于高考,觉得自己没有那些刻骨铭心的记忆,没有曾经想象中的辉煌历史,没有可值得写的内容。
可是真的是这样吗?
只不过都是一些不光彩、不荣耀的事情,所以内心刻意想要忘记,不愿意去回忆罢了!
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 ―― 尼采
当初有多不在意、无知,如今就会有加倍的懊悔压在心头。但是,再多的悔不当初,也于事无补,还不如在觉悟的那刻起,重新开启远航计划。
当初没有体会到的学业紧张、灯下苦读,如今40多岁,在2018年都体验到了。清晨五点起床,跑步、读书、从头开始学习写作,在捡书挑战日更180多天。
当你发自内心,愿意接受这件事情时,起心动念不同,心境自然不同。在当初高考前觉得学习是个苦差事,上学时总是能偷懒就偷懒,上课时听不进去老师讲解,在卷子上胡乱画写,作业习惯随便应付,结果可想而知――落榜。
可是当时的自己无知无畏,从没想要通过高考改变命运,没想过日后生活会怎样过活,无忧无虑在该学习的年纪,却肆无忌惮地挥霍青春。
又到了高考季,朋友家里有孩子今年参加高考,全家紧张的不行。
朋友一天三顿饭精心搭配烹饪,外带一餐夜宵,照顾得无微不至,经常问“你准备得怎么样了?”
有次发现孩子在小屋里关着门,用手机看电影,大为恼火,这也给孩子带来无形压力。这不,临高考前二十多天,孩子感觉不适,带着去医院看病,大夫检查不出原因,只说要注意休息,适当减压。
每当这个时候,家长最忧心焦虑,要学会控制情绪,不要把自己的不良情绪传染给孩子,考生本来就自带压力,再加上你的情绪,无疑是雪上加霜。
人不是机器,都有要休息的时候,适当放松,可以理解,并给予支持。
一般说来考生的压力来自两方面,一是心理上的,怕自己考得不好,达不到父母的期望;二是身体上的(这个反而被家长们忽视),长时间的紧张作息,超强度的听课做题,睡眠不够,他的身体自然感觉不舒服、累、压抑。因此,家长一方面要按照孩子的实际情况设定期望值,另一方面要多关心他的身体健康,保证睡眠,同时包容他的负面情绪。
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是早就定的,不能靠一时半会儿改变。现在家长能为孩子做的,是使他在这个时期保持一个稳定的学习心态。具体来说,一是照顾好他的饮食、生活起居,二就是闭上批评的嘴巴。也许他吃饭的时间有点长,也许他在厕所磨叽了半天,也许一晚上他去厨房翻了几次冰箱……,不管怎样这段时期不要吭声,这是你对孩子的体谅,也是家长能为孩子做的。
希望家里有考生的家长,也不要绷得太紧,功夫在平时,这会儿焦虑也于事无补,首先让自己放松下来,安抚孩子情绪,制造轻松考前环境。
再说考名校,虽然是一条捷径,但也不是唯一出路。孩子只要想学,什么时候都不晚,在普通学校,只要有想法、有目标,也会有前途,关键还是在每个人对待学习的态度,家长能做的就是后勤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