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从书桌抬起头,问我一句:妈妈,我能看会儿书吗?我的回答是:先写作业吧,写累了看会儿可以。其实我知道最好的回答是:当然可以呀,想看什么看什么。
暑假还没开始,我就慢慢思考、搜索女儿的特长班与辅导班信息了,奥数、舞蹈、画画、游泳,4个班的时间安排,接送路线,准备事项,在放假之前基本定型,最后看看老师布置的暑假作业,10篇作文,70首古诗,2本暑假作业,还有家里堆积如小山的课外书,如果都要兼顾,用女儿自己的话说,就是比上学时间还累。最后算算时间实在太紧张,我们舍弃了画画,改为学期开始再学。
为什么要报这么多的班呢?孩子爸爸经常问我这个问题,最近我也在问自己,花了时间、金钱、精力给孩子上兴趣班、补习班,自己天天烧饭烧菜的伺候,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暑假,值得吗?还有一点,关于报班和家里的爷爷奶奶爸爸意见都不同,他们觉得我是属于焦虑型,花了钱不说,孩子没有玩耍的时间,他们也心疼,我是吃力不讨好,所有的抱怨和压力追随而来,难道我错了吗?
我一女同学生活在上海,属于设计类白领阶层,月薪不菲,没孩子之前,小两口在上海奋斗拼搏几年,也买房置了业,小日子过得风生水起。就在孩子上小学一年级之前,她竟然辞去了自己设计师的工作,当起了全职妈妈。我们小城的朋友圈里评论一片讶然,觉得这么好的工作,为什么孩子上个小学就辞职了呢?同学聚会,她娓娓道来:原本只是听说小孩上小学需要陪读,也没有很放在心上,直到上小学报名面试的日子来临,她才意识到问题有点棘手。孩子上的是上海徐汇区名校,面试的不仅是孩子的识字、英语、数学、运动技巧、智力发展,还有家长,除了学历、职业、单位、家庭背景、工作性质等等,其中还有家中是否有人陪读,随着一个个抛出的问题,她有点坐不住了。
询问同年龄段的孩子家长,得知大部分都是陪读妈妈,或者陪读爷爷奶奶,上了小学开始,孩子学业和负担将更重,从老师的话里之音她也听出最好的选择是全职陪读。这时,她才知道自己有点后知后觉,经过夫妻双方慎重考虑,为了儿子顺利地过渡小学,她决定暂时辞职,全副身心地加入全职妈妈的行列。
听完大城市的上学节奏,我们心内一片五味杂陈。激烈的优质教育资源竞争,从高中初中蔓延到小学,为了孩子,家长愿意全力以赴,买学区房,双语教育,贵族名校,兴趣培养,为了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家长都憋足劲了往前冲,哪样不需要投入满满的财力与精力呢?
聚会过后,我们经常在朋友圈看见全职妈妈平时接送孩子上下学,周末带儿子在击剑、画画、英语、编程的兴趣路上,焦虑与欣欣然此起彼伏,为了孩子一个进步而雀跃,为了孩子的短腿项目而努力奔波,这份全职妈妈的工作并不比当初的工作好做呀。
经常有这样的困惑,到底是让她舒服地过童年还是拼命多学点东西?周末无事,仔细算了一下,女儿从周五放学开始,上了4个兴趣班,做了13个作业,看了一本书一场电影,任务繁重。从下半年开始,几乎每个周末都是如此度过的,急急忙忙,疲于奔命,精心计算着时间,我处于遥控指挥的状态,看到她稍有磨蹭,动辄打骂,不到泪水涟涟的状态不罢休,与家人之间也因为这个问题天天争论不休,影响家庭和谐,我既花了钱又不讨好,何尝不是得不偿失啊!
回首她刚出生时,我是怎样的心情,健康快乐就好,如今,我对她的要求是一个又一个,我不知道何时才能不对她期望这么高,望女成凤的心态,到底能如何才能掌控好?我知道自己是焦虑的,然后把这种焦虑转嫁到她身上,造成她的灾难,调整好心态最重要,明年开始,最多两个兴趣班,求精而不求多。
同事T的女儿和女儿同学校同年级而不同班,她身材娇小,活泼可爱的,可是每次T都对她疾言厉色,不管是学习成绩还是兴趣班都要求小女孩做到最好,感觉小朋友战战兢兢的,口头禅就是“我妈不准的”,我们半斤八两,可我每次还劝她对女儿宽容一点,耐心一点,呵呵。说说容易做起来难,事到临头谁也洒脱不起来,这就是现实。
女儿的期末考试成绩出来了,语文96.5,英语和科学99,数学居然93分。我不知道对她说些什么。我觉得自己应该对她挺满意,又觉得很失望。我不知道她想成为怎样的人。我甚至鼓励她成为她自己希望成为的人。可是我却没有底气让她不变得更好。因为我怕她在未来的社会竞争中失利。
没有底气成了我的软肋。因为自己没有面对生活的勇气。战战兢兢,所以在培养女儿的方面也变得软弱。我觉得自己是一个非常有自信的人,这几年的生活居然让我变成了这样,很可惜,很不甘。我知道,当我失去方向的时候,她也将会失去方向。因为她一直是在我的慢慢引导下走向生活。所以我必须变得坚强起来,制定好学习和生活的计划,努力地、自信地走向未来。
这半年就是在这样的寻找中度过,首先肯定自己的觉醒,在同龄人中应该是比较早的,知道自己不够,觉醒要学习;第二,希望能早日找到自己的真爱,切切实实地去实现她,所谓不忘初心;第三,今天才明白原来找到兴趣所在就是找到安全感,不要着急,慢慢来,生活会在不远处等待你到来,焦虑,不安,恐惧,无助于生活。崇拜与恐惧来源于无知,还是太无知吧,多读书,多思考。
轩轩过来玩了两天,每天除了作业,也出去转转。看着他们有说有笑,又打又闹的,仿佛回到了自己的童年,不管多老成的孩子,都需要活泼的玩伴。他们两个在家,作业,家务,互相分担,吃饭也有滋有味。傍晚时分,我们一路散步,人行路的草丛里有音乐响起,女儿手舞足蹈,翩翩起舞,边跳边走,真羡慕啊,纯真的不管别人眼神的勇敢的热爱生活热爱艺术的小姑娘!
努力的少年,加油!妈妈会一直在你身后,支持你,包容你,看到你的脆弱,见证你的无奈,也分享你成功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