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周我被两个小男孩给感动了。一直在想孩子应该培养什么样?有责任感,积极自信等。可在养育的过程中怎么去理解,去教我还是在迷茫的路上。看到这两孩子我觉得那应该是我最想要的孩子。
1.公交车上:妈妈在接幼儿园下课的小男孩上公交车,前排一个奶奶要让座,孩子拒绝说“谢谢奶奶,我已经上幼儿园了,可以自己站”。过了两站,有空位置了,我以为孩子会坐上去,没想到孩子对着妈妈说“妈妈,你坐吧,你上班累,宝宝不坐”。妈妈说了声谢谢,就坐下了。我想妈妈应该平常也是这样和孩子相处的,很自然的接受了。这场景很少见到,我们生活中见到的更多是到了下课点,幼儿园小学门口的公交站台一群背着厚重书包的爷爷奶奶,空手或者拿着棒棒糖的孩子。
责任,尊老爱幼,理解父母的教育应该在生活的点滴中,而不是书本或者遇到问题后的指责,孩子你应该怎么样,我想那时候的孩子的理解最好的结果就是我好像错了,下次我不会干这同样的事了。但是他并不知道那几个名词到底应该怎么变成动词去做事情。
2.游戏厅:买饮料,送了10个大玩家的币。运气好赢得790张可以换礼物的游戏券。可是连最低值的产品我们兑换不了两个,同同和哥哥不好分。这时候我们看到一个7.8岁左右的小朋友,手里拿着不少,我试探性问了下可否分一些给我们凑两个小玩具。没想到孩子毫不犹豫的给了我一叠,问我是否够,不够再给我。我紧忙叫同同和哥哥说谢谢,孩子居然蹲下来对着同同说不客气,我家也有小妹妹欢迎来我家玩。在兑换的过程中,服务员说孩子固定节假日会来,然后都兑换他妈妈和妹妹喜欢的礼物。在自己没兑换不确定能否兑换想要的礼物时,绝大多数成人也不会愿意分享的。
分享,尊重,心中有爱,在这个孩子身上体现得淋淋尽致。很多父母都是俯视孩子的教育,你不许这样,你不能那样。7.8岁孩子能做到蹲下回应一个2岁多的娃,给接受者最体面的尊重,他父母对待他肯定也是如此。好多爸妈惧怕游戏厅,手机等电子产品,我想问题不在这些东西上,是在我们平日的养育中。服务员说孩子是固定时间来的,这个孩子你会想到他是沉迷游戏,不学习的孩子吗?答案一定是No。所以与其纠结孩子与电子产品的关系,还不如思考父母与孩子的关系,这才会是根源。
做成长型父母,看书、找机构学,找有经验的父母学,殊不知身边的小朋友也可以是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