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班保护仓鼠大行动
一天我在班里管午读,总听见门外有 “窸窸窣窣”的嘈杂声。这时一位同学来汇报:老师,门外有同学哭了。我心想:哎,该不会又起什么矛盾了吧?
我快步到走廊,一群女生互相拥抱着,毛诗喻在中间哭。我冷静地问:怎么了?大家停顿了一下,毛诗喻几乎哀求着说:老师,你家能养仓鼠吗?边说豆大的眼泪还在眼眶里打转。
我说:能吧。
“哇!!!”一声,这个家伙又哭了出来,身边的女生也激动了。
原来是几位同学中午在万科金色家园发现了五只小仓鼠,由于有很好的笼子以及完备的食物,因此判定是被主人遗弃。家长们都不同意收养,捡了这五只仓鼠又不能丢弃,愁着不知道怎么办。
那时我其实很想笑,觉得咱们班的孩子非常纯粹、可爱、有同理心。但仓鼠也不能一直放我家(我妈也不同意),转念一想当晚的作业就是“2班保护仓鼠大行动”,咱们一起来想办法。(现在回想这实际上这是一个以“生命教育”为主题的PBL活动)
课间的时候,我还拍到他们围成一圈似乎在商议国家机密,一问果然在讲仓鼠的事情:
晚上请同学们对这件事进行思考、想出解决问题的路径:
有了个体思考之后,我们就可以进行小组合作讨论解决方案了。
独行快,众行远,合作之后他们的分工也趋向明确:住在万科的同学去物业查监控,部分同学想安置仓鼠的办法,部分同学思考领养后期要注意的事项,部分同学对这个主题进行总结升华。
他们就来汇报结果和交流想法。郭弘廷、张熙昀、张雅涵、刘宸希、郭昊谦等同学找过物业和保安申请查监控,却“不被待见”、“觉得我们是小朋友所以不理我们”、“偏偏和我们作对,不给我们看”、“那个摄像头根本没开,是应付检查的”。我想,这也是六年级的孩子“认识社会”的过程了。
有小组分享了安置仓鼠的方法。最好的方式是分给5位同学领养,如果太多人申请,要综合考虑择优选择,比如ta家是否具备条件?这位同学是不是有爱心?有饲养经验的同学优先。如果实在没有人领养,就联系农批宠物店的老板,把它送给老板,至少仓鼠有个“落脚”的地方。接着还要联系保护小动物协会,咨询处理问题的渠道。如果有条件,还可以带仓鼠去宠物医院。
有小组分享了饲养仓鼠的注意事项,从饮食、居住、活动等方面给全班同学做了科普,列出了相关工具和饲料的价格,还写了仓鼠可能会患什么疾病,要怎么处理。(融通了生物与社会学知识)
最重要的是,我们希望把这样的理念传播出去。有同学画了关于“保护动物”、“尊重生命”的海报,贴在小区的告示栏处。有同学发朋友圈分享整件事情的经过,斥责残忍的行为。有同学们跟身边的亲朋友好友分享了自己的想法,明确如果没办法饲养,就不要随便买,提高大家的责任意识。擅长写动物小说的邓锦怡同学把整个故事创作成了连载的小说。
在小组合作之后,他们给小组起了组名(比如仓鼠圆梦),还设计了自己的logo。从以上几个环节,我们能感受到学生思考问题的思路非常清晰。
其实,当天下午所有仓鼠都被我们班4位同学和一班1位同学领养了,但这是一次不可多得的教育契机。就请他们用实践报告/海报/解决方案示意图的方式回顾了整个过程。
将近三个月过去了,有一只仓鼠生病去世了,一只逃出笼子被同屋的小猫抓住了,剩下依旧被同学们悉心照料着。(仓鼠其实很难养,饲养很多讲究。)
有同学写:在人的一生中,我们会与各种生命相遇,他们是我们的小伙伴甚至是家人。当一件件骇人听闻的不良事件不停发生时,我心中有说不出的沉痛……
还有同学写:直到五只小仓鼠的事情发生,才彻底让同学们看透了生命的脆弱,也意识到了生命是平等的,要尊重生命。没有一个同学忍心让小仓鼠再被丢弃,都在用电话手表询问家长能否收留小仓鼠,绝不能因为他们是动物而践踏他们的生命。我们要尊重他们,就像与人之间互相尊重一样。
仓鼠虽小,但背后映射的关键词是:敬畏、尊重、责任、平等、珍惜、保护、生命。
如果你问我,为什么要花费这么多精力去引导、记录,有什么意义吗?
是啊,很多事情都需要我们去赋予“意义”。教育如此,人生不也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