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卢令令,其人美且仁。
卢重环,其人美且鬈。
卢重鋂,其人美且偲。
[注释]
⑴卢:黑毛猎犬。
⑵令令:即“铃铃”,猎犬颈下套环发出的响声。
⑶其人:指猎人。仁:仁慈和善。
⑷重(zhòng)环:大环套小环,又称子母环。
⑸鬈(quán ):勇壮。一说发好貌。
⑹重鋂(méi):一个大环套两个小环。
⑺偲(cāi):多才多智。一说须多而美。
[译文]
黑猎犬项上的铃声响个不停,那个猎人形象好又有好品行。
黑猎犬的子母环呤呤响不停,那个猎人形象好又那样勇猛。
黑猎犬的两个环呤呤响不停,那个猎人形象好又有好本领。
[我的赏析]
1.本诗主旨历来看法不一,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刺荒说;刺以色取人说;女恋男、女赞男之说;猎歌说;赞美猎者说。现代学者一般认可最后一种说法,认为这是一首赞美猎人的诗,其实我觉得也赞美了猎人的狗呢。
2.全诗三章,每章二句。采用了虚实结合的写作手法。每章的第一句均以实写手法写犬,第二句则以虚写手法写人,文字简练,形象生动。
3.在古代,优秀的猎手是极受尊重和敬仰的。因为他们不仅可以猎取生活必需之物,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他们更是保家卫国、开疆辟土的主要力量。
而优秀的猎手都是智勇双全的,因为一次成功的打猎,不仅需要强健的体魄,高超的技艺。还需要猎人之间的相互配合,与巨兽斗智斗勇。
基于此,一旦出现了优秀猎人,就会受到大家的极力褒扬,这已经成为一种社会风尚。
杰出的猎人之间也会惺惺相惜、互相赞叹,《诗经·齐风·还》描写的就是两位优秀的猎手成功合作之后的互相欣赏、互相夸赞。
本诗则是从旁观者的角度,以羡慕钦佩的眼光,对一位出色的猎人的外在英姿和内在美德进行了赞美。
4.《史记·淮阴侯传》中有句话相当有名:“狡兔死,走狗亨;高鸟尽,良弓藏。”说明捕猎的帮手有狗,本诗就是猎人带着他的猎狗一起出镜了。
全诗共三章,每章的第一句均实写狗;第二句则虚写人。
先是用一个“卢”字,描写了猎犬的外貌,是黑毛的。接着用“令令”“重环”“重鋂”模拟了狗脖子下面挂着的不同的套环发出的声音。
这样,通过对狗外貌的描述和套环声音的描摹,在我们眼前展开了一个画面:打猎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黑色的猎犬飞速奔跑,很是勇猛,导致脖子下的套环激烈地相互撞击着,发出了清脆的响声。这难道没有对狗的赞美吗?我认为是有的,众生平等,我们可不能歧视动物哦。
通过这番渲染之后,才缓缓道出了对男主角的赞美——形象好又有好品行,形象好又十分勇猛,形象好又有好本领。
真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啊,这样的出场瞬间就凸显了人物的重要性。就象《红楼梦》中大咖级人物王熙凤的出场——只听后院中有笑语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林黛玉思忖道:“这些人个个皆屏气如此,这来者是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着,只见一群媳妇丫鬟拥着一个丽人,从后房进来。
全诗仅二十四字,就勾勒出一个文武双全、才貌出众的年青猎人带着心爱的猎犬打猎的情景,文字非常精练,形象却生动鲜明——优秀的猎人,优秀的狗。
[评价]
1.宋代朱熹《诗集传》:“赋也。此诗大意与《还》略同。”
2.清代方玉润《诗经原始》:“词若叹美,意实讽刺,与《还》略同。”
3.清代陈继揆《读诗臆补》:“诗三字句,赋物最工。如‘殷其雷’及‘卢令令’等句,使人如见如闻,千载以下读之,犹觉其容满目,其音满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