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在简书中留言给我,说他也是读过《论语》的,为何没有在《论语》中发现孔子关于植物状态的文字。面对这样的提问,我只能苦笑。如今我再读《论语》,早已不拘泥于书本文字,而是将孔子的思想放置在观念底层,将其视为构成我思想的意识基础,因此无时不论语,无处不论语。
近两个月,深入油田八家基层单位调研,指导工作示范点创建工作,对我,是一个理解不断深化,认知不断提升的过程。同行的年轻领导总结出三个要点,非常精准。一是联创联建,二是以一贯万,三是顶层设计。
所谓联创联建,基层单位婆婆多,上面党政工团纪检安全各路大爷都想在基层搞几个展示形象,突出业绩的示范点,而基层就那么大点儿地方,你也要上墙,我也要上墙,院子屋里墙上凡是能挂牌子贴标语的地方,那真是个满满当当铺天盖地,仿佛创建示范点就是上墙。不管任何工作,都必须坚持党的领导,所以无论任何方面的示范点,首先要突出党的主体领导地位,这个基点不能有任何偏离。在创建之初,就要广泛征求相关管理部门的意见,比如安全部门规定,中石化安全十大禁令必须上墙,那么能不能将安全禁令纳入其他部门需要上墙的内容,统一设计制作,统一展示?有些基层单位里,墙上的牌子五颜六色,五花八门,单一个体看起来很美,但是乱七八糟拼凑起来就成了墙体污染,看得让人堵心,把好事做成了坏事。这种做法的结果是,各个上级主管部门都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养活了许多从事广告喷绘的小作坊,污染了无数基层单位的墙面。能不能换个思路,不要某个部门单独搞示范点,而是将示范点打造成综合的工作管理样板。也就是说,示范点不是哪一家的,不贴任何硬性标签,汇总各个部门的指令和资源,统筹安排,统一调度。
所谓以一贯万,是将基层示范点建成一个综合性展示平台,建立一些模块化、活页性的展示载体,在不同的阶段不同的语境下展示不同的内容。很多单位在制作展板喷绘时,好像生怕做小了领导眼神不好看不到,于是什么牌子都往大里整,动不动就是一整面墙一整面墙,仿佛显得很有气势,其实效果很差。模块化,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随时组装,拆卸,更新,既可以满足不同要求,又大大降低了企业成本。比如某个单位的职工活动室,将职工开展文体活动做了一面墙的喷绘,可是一看,还是去年春节前突击开展文体活动的图片,为什么不及时更新,因为更新就要重新做一面墙的大喷绘,企业挣钱不容易,哪能整天花钱做喷绘呢?活页,就是制作一个文化主体背景,图片不要做整体喷绘,做成可粘贴,可拆卸的单个模式,这样就可以随时更新。上级指令要执行,各类牌子要上墙,墙面要做成社区门口的信息栏一样,一片空白墙,谁需要谁贴,贴了之后还能重复使用。
所谓顶层设计,提炼理念这种形而上的工作,哪里是基层单位能够完成的任务?去了几家单位,所谓提炼企业文化,无非就是什么创业创新创效,什么动车文化,什么三基文化,什么精益求精务实创新之类的口号,观念陈旧,思想保守,一线职工根本不认同。专业的事情就需要专业人士去做,就像不能让汽车司机去做国宴大厨,不能让家庭主妇去研究核物理一样。提炼理念需要借助外脑和智囊团,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搞清楚这个企业真正的特点,搞清楚企业和职工队伍目前面临的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最贴近时代,最贴近职工需求的文化,取得最广大职工的认同,这样的创建才达到了让职工参与,让职工获益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