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讲:理解(三步骤的第一步):如何打破“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僵局(理解隐性思维显性化)
结构思考的核心在于思考;思考看不到,但可以练,表达是思考的外化;用表达方式学习思考。
一句话概括的前提就是找出结构,找出结构的前提是要找观点(中心思想的观点),因为只有观点才能成为中心思想;这个中心思想需要被别的观点和别的事实和依据支撑证明。
识别信息中的事实与观点:
事实:是能被证明是真还是假的一段陈述,可以反复证明。
关键词有:科学概念,数字,日期,历史事件等。
观点:是表达一种信念、感觉、看法的陈述,无须证明,关键词:我觉得,我相信,我想。
比如:你今天迟到了(事实);你总是迟到(观点)
①识别:信息中的事实与观点;
②判断:谁支撑谁,谁不支撑谁,判断事实与观点之间的对应关系;
③概括:一句话概括所有内容。
识别事实观点,判断对应关系,一句话概括所有内容。(做到隐性思维显性化)
找出结构,是一个人独立思考的前提;找出结构后,用一句话概括,套用万能公式;
万能公式:在***的基础上,从*** n个方面说明了***。
第5讲:面对纷繁复杂的信息,有自己审视问题的坐标系
但凡思考,就离不开结构,但凡理性,离不开结构,它是一个人独立思考的前提。
结构思维是一种思维习惯。用结构的角度去审视问题,信息,会看得更清更全。
误区(问题):①大量信息事实依据的堆砌没有结论,②有事实,有依据,但二者并没有证明与被证明的关系;③百分百行不通,但是原因不明没有理由。
第6讲:任何复杂信息,都可以用一句话概括清楚
①先找信息中的事实,观点;②判断事实与观点之间的对应关系;③一句话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