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和老爸应该处的和哥们兄弟一样,无话不说,快乐方向,苦难同当,互相是彼此的陪伴,父亲陪儿子渐渐长大,儿子陪父亲慢慢变老,最后,儿子用真心托清风捎去安康。。” 也许这是父子之间的最佳境界,但这大都是文学作品和影视歌曲里的描述,但不是现实,我们生活在现实中里,就会遇到许许多多的问题,现实中,父亲好像不是大哥哥而是大坏蛋,可是,到底为什么会出现这样那样的不堪呢?作为刚刚走出青春期已经长大成人的笔者,我想,我更有所领悟。。。。
1.成为父亲之后的超强控制欲
“女儿延续了妈妈的美丽”同理 :儿子继承了父亲的人格,当父亲拥有了自己的儿子之后,在他眼中,儿子不再是儿子更像是一个复制品,就是几十年前的自己,所以他会几乎苛求的要求他的儿子顺着他的风格,顺着他的路线去走自己的人生,但是孩子终究不是普通的机器,孩子也是个体思维的存在,当孩子用自己的眼光,思想,分析去解剖这个世界是,孩子一定有属于自己的思维,不管这个想法的对错,只要和父亲的不同就会被无情的pass,这就是大部分家庭父子事件的导火索,在一个家庭里有不同思想其实无可厚非但是如果不能有效即使的沟通交流以及互相理解,那么家庭事件终究会演变成家庭战争,所以沟通就是家庭里不变的主旋律,不能因为父亲的专政而改变整个轨迹,大人们很多都这样,用他们自以为是的经验来否定我们的年少轻狂,所以,学会沟通,一切就会慢慢好的
2,儿子不懂得如何与父亲”生活”
在七八十年代,呢个时候基本上给予父母足够的物质资本就可以算你是个孝顺的子女,因为在呢个肚子都填不饱的时代,不会有人惦记诗和远方,也不会有人思考世界这么大 我想去看看的问题,大家想的就是一日三餐 顿顿吃饱 无他
但是,现在却不一样了,真的不同了,随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民经济越来越富裕,在民间的流动资金越来越充足,老百姓的腰包也越来越鼓,可以说是大部分的人已基本不用为温饱发愁,那么 什么是新时代的孝顺,我认为现阶段的孝顺就是顺,顺着父母的意愿,顺着父母的想法,哪怕有些不近人情,就算有些小错误,只要不是大是大非的原则问题,那么就顺着他们吧,让他们随时有个好心情,谁让他们是为我们尽心尽力的父母呢? 所以也,儿子在与父亲的处理方法上基本也是这个套路,不要和他对着干,一定要学会曲线救国,如果谁能掌握这个道理精髓,谁就可以把握好与父亲的关系,他就是当之无愧的和谐家园的缔造者。
3 尾声
父亲真的不容易,哪怕他很偏激,专断,固执,呢也是养育我们的亲人,他老之后的孤独,也许我们无法理解,那么就顺着他们吧
父亲,也许你们不容易,我们很理解,但是作为儿子的我们,真的希望您也理解一下我们,我们心里的苦也希望能有你帮我们负担
最后,我想说,父爱固然伟大,但是我们的子爱有些时候绝对不逊与父爱,希望我们互相理解
祝 普天下的父亲一切安好,岁月静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