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人崛起是秦岭故事中的一件大事,也是中国历史上的大事。在今天水之南,西汉水上游的河谷盆地,因森林密布,水草丰美,而被称为“天水”。在这一地带,已发现仰韶文化遗址61处,龙山文化遗址51处,周代文化遗址47处,在文化谱系上与大地湾文化是“姊妹”。在仰韶文化晚期,这里的繁荣程度超过渭河上游。3000多年前,秦人祖先以“商奄遗民”的身份迁居西汉水上游。因这一带是西周的边陲而称西垂;因周边主要是羌戎,秦人先祖兼有“守边”之责,而成为“西犬丘”。迁居这里的100多年里,秦人先祖与羌戎共生,学习养马技术,并成为“以和西戎”的重要力量。因“养马有功”,周孝王封“邑之秦,使复续嬴氏祀,号曰秦嬴。”这次分封,对后世中国产生了巨大影响。“秦”字,由此走进中国历史,进入中国文化,并再也无法割舍。不知道是“故意”,还是“巧合”,一个“秦”字,可解读为“春”、“秋”二字的组合。秦字上部,是“春”字头,下部是“秋”字底。于是,“秦”字,暗合“春秋”之意,即:秦=春+秋。这是不可泄露的天机,暗示着秦人得天下。
前778年,秦庄公为犬戎所杀,其长子世父率军与犬戎作战,次子继国君之位,是为秦襄公。前776年,秦襄公迁都汧邑(今陇县),出现东进势头。前771年,秦襄公以兵救周,周平王东迁,秦襄公出兵护送,立有大功,被周平王封为“诸侯”,并获得“岐以西”土地的封赏。至此,秦人获得了诸侯国地位。这次封赏之后,秦襄公浴血奋战,战死沙场,葬于西垂陵园。前765年,秦文公继位。前762年,秦文公到达汧渭之会,营建城邑。前750年,秦文公击败西戎,收编周朝遗民,扩地至岐。至此,结束了往来于“天水走廊”的300年历史。这300年,是周天子三封秦人的300年,是秦国与西戎战死三任君主的300年,也是秦人实现由“御奴马夫”腾跃为“诸侯之国”的300年。
前716年,秦文公去世,其孙继位,是为秦宪公。前704年,21岁的秦宪公去世,5岁的秦出子继位,前698年被贼人所杀。其后,富有作为的秦武公继位,先后征服、并吞绵诸、邶戎、冀戎、义渠戎、翟和貘等戎族。秦武公十年,即前688年,秦灭邽戎、冀戎,置邽(天水城区)、冀(伏羌县,今甘谷县东)二县,这是中国最早县级建置。前678年,秦德公继位。前677年,秦德公迁都雍城(今凤翔县)。秦德公的三个儿子先后前675年、前663年、前659年继位,分别是长子秦宣公,次子秦成公,少子秦穆公。秦穆公于前659-前621年在位,《史记》认定其为春秋五霸之一。秦穆公任用百里奚、蹇叔、由余为谋臣,对西戎作战取得绝对优势,并将函谷关以西诸国一一击败,击败晋国,俘晋惠公,灭梁国、芮国、滑国等。秦穆公曾协助晋文公回到晋国夺取君位,以实现秦晋之好。由“称霸西戎”,晋级“西方诸侯之伯”。秦穆公死后,其继承者无大的作为,终春秋之世,再也没有上乘表现。
此一时段,发生了深刻影响后世中国哲学思想发展的事件。据传说,老子骑青牛过函谷,前往秦国。关令尹喜,勒令过关的老子留下文墨。于是,老子著五千言,曰《老子》,即《道德经》、《道德真经》。随后,尹喜追随老子,在秦岭脚下的楼观台讲经布道。老子是道家学说的创始人,也是道教尊称“教祖”。因而,函谷关、楼观台,成为道家圣地,道教祖庭。后世所言“黄老之学”,是道家与儒家论战之时,将自家的思想起源,上推至了黄帝时代。无论如何,秦岭都可称之是中国的“道芯”所在。(作者:党双忍)
微信公众号 “务林人说说”致力于国有林区森林经营技术推广、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希望更多的同行们参与交流,共同勉励!祝生活愉快,工作顺利,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