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重读《掌控习惯》。
今天复习到两个重要的观点。第一个是,行动比酝酿重要。
什么是酝酿?就是计划着行动,但实际上没行动。
很多人有这样的毛病。哪怕那些看上去“热爱学习”的人可能也只是常常停留在酝酿上。整天学啊学,就是死活不用。学习,其实就是一种酝酿。学习本身不会带来改变,只有将知识用起来,践行起来,用在生活里,才能对生活有所改善。
学习很重要,但学习不是最重要的。践行最重要,“用”最重要。你虽然学了很多东西,你对世界有独到的看法,但是你从不践行,那你就对世界没有任何影响。你学习了很多知识,甚至你做到了能同时理解多种相悖的观点,像菲茨杰拉德说的那样,是具有一流智慧的人,那又怎样呢?智慧本身并没有力量,唯有用起来才有力量。
你学了一堆减肥知识,抱了一堆健身课程,但你从来了不控制自己的饮食,从来不去运动,那你依然是个胖子,懂得很多健身知识的胖子,在别人眼中更可能是个二货。
你学了一堆课,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你懂得那么多,却没过好一生,那学习知识又有什么用?
我们感叹“懂得很多道理,却过不好这一生”。这句话其实错误不少。
首先,你真的懂吗?很多人只是以为自己懂得罢了。一个道理,要想真正地影响一个人,成为他的习惯,要花很久很久的时间,很多次的行动。有时,道理过于精辟,以至于要走很多很多路,才能理解一个简单的道理。古人说,六经注我,我们却可能用一生去诠释一个道理。
其次,你知道真的就能做到吗?知道和做到之间的距离何止十万八千里,简直就是星际穿越的距离。我知道减肥就得少吃多动,可怎么做到才是关键;我知道提升写作能力要多阅读,多思考,多写,可是就是没花那么多时间去做;我知道,我都知道,但我就是不去做……为什么?
这是一个困扰无数人很长时间的问题——道理我都懂,但我就是控制不住自己。王阳明在千年以前就意识到了,所以提出四个字“知行合一”。知道且做到,才是真的牛人。
知道就是不去做,有无数的原因。有一个比较经典的解释是,我们体内不止一个自我。李笑来借用柏拉图的战车隐喻告诉我们说,我们的行动其实是一辆战车,控制战车的有三个自我,一个是黑马,一个是白马,一个是骑手。黑马是情绪化的,白马是理智,而真实的自我是车夫。如果我们想控制自己的行为,就得同时操控黑马和白马,我们这辆战车才能走上正确的轨道,也就是去做我们知道自己该做的事。
你是人,是人就有情绪。因此,你绝不能弃黑马于不顾,事实上,情绪是行动的快捷方式,是行为的驱动源头。你想想,你的行为是不是大多都是由情绪所驱使的?你愤怒了,于是你跳起来要和眼前的人一较高下,你焦虑了,于是你一定要做些什么改变眼前的现状,不然就极度痛苦,你快乐了,于是你不断地重复能让自己快乐的事情……
黑马很重要,你可以想象成你的战车又两匹马,黑马特别强壮,白马还是个小马驹。于是虽然白马知道什么是正确,但他就是拗不过黑马,黑马想去哪,它只得跟着……
所以,方法就是,想办法让白马变得更强壮,以致能和黑马相匹敌。或者在此之前,你要好好地借助黑马的力量,毕竟你这个车夫身体孱弱,必须得顺着黑马的性子来。
因此,你要理解自己的情绪,你要顺着自己的情绪,一直压抑情绪的你终究会控制不住黑马,被它拖向错误的地方。黑马是短视的,是容易诱惑的,是需要安抚的。你想健康,你知道长期来看运动是对的,但是短期来看运动让你痛苦,而躺着让你舒服,黑马就让你躺着……你想成长,你知道长期来看,学习和践行更重要,但黑马什么都不想做,于是你就什么都不做……
你要拥有长期视角,成为践行者。不要一天到晚学习却不践行,安抚好你的黑马。
行动比计划更重要。计划无需完美,可以在行动中不断改良。这是大自然的法则,是进化论的思想。
抛弃完美主义,拥抱成长性思维。完成比完美主要。持续行动,反复试错,臻于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