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也有这样的困惑?
“为什么别人总是那么多素材可写,为什么我一提起笔就什么也写不出来”。
总是听别人说生活里到处都是素材呀,自己的故事,朋友同事的故事,可是还是不知道怎么写。
刚开始的时候,我天天有这样的烦恼,写作的书看了一大摞,怎样去找素材,学了一遍又一遍,可是写的时候还是不知道该如何下笔。
同样一个素材,人家就能写出一大段文字,而我呢,硬是半天憋不出一个字。
后来在《学会写作》这本书中,我看到了“硬写”这个写作方法,就是不管写得好不好,只管动笔写。
于是每天写作成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就这样写着写着,我对事物的敏锐度提高了,也总结了一些经验,现在分享给大家。
01记录生活中的人和事。
总是听到这样的话,生活中发生的事情是最好的写作素材。
可是我们大多数人的生活往往是平淡的,没有什么惊心动魄的故事,那要写什么呢?
曾经我苦恼过,总是感觉没什么可写,怎么办呢? 我就去找印象深刻的事情,比如看到的,听到的,发生在自己身上的。
不管什么事情,只要这件事对我有所触动,就动笔写下来。
慢慢地我养成了习惯,总是留心观察身边的人和事,写作素材也越来越多。
比如教育孩子的问题,职场故事,人际关系等。
02书中的观点和故事。
总说“写作是输出倒逼输入”,知名作家也有灵感枯竭的时候,何况是我们刚进行的小白呢,灵感少的时候格外多,于是就有了输入,读书就是最好的输入。
不知道写啥时,可以拿上一本书,看见有感触的句子,随手记下来,思考一下对这句话的看法,你是持哪种观点。
对于自己的观点,又有什么实例来论证,如果是你自己要怎么做呢?
比如我脑海里时常出现的一句话,“努力不一定能成功,但是坚持让你一开始就有收获”。
下面是范例:
我时常会听到这样一句话:“努力不一定能成功呢但是坚持让你一开始就有收获”。 我感觉这句话说得很对。(我的观点)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开始学习写作,为了有话题可写,我要不断输入,读书变成了习惯,书读得多了,思考问题的方式也发生了改变,自己的认知边界不断扩大。
我开始有源源不断的写作素材,尝试发布在今日头条,慢慢我收获了200多个粉丝,收益也越攒越多,除此之外,我还收获了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从此写作路上我不再孤单。
虽然成功离我还很远,但是我看到了希望。(举例)
在未来的日子里,读书写作将是我终身坚持的事情,我会继续努力前行。(我的行动)
你看,简单的一句话,就可以写出来这么多文字。
洛克威尔说过:真知灼见,首先来自多思善疑。
只要动脑思考了,你会发现到处是素材。
03电影和影视剧里的片段和故事。
看了一部电影,可以写一篇观后感。看了一部电视剧,可以写写自己的感悟,也是找到那个对你有触动的地方去写。
可以是情感方面触动你的,也可以是职场中发生的事对你有所启发,还可以是日常生活中的故事。
只要有感触就写下来,比如我之前看的《完美伴侣》这部剧,剧中夫妻的关系,离婚对孩子的伤害,这些都在我们生活中很常见,都可以有感而发。
其实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一部小说,每个人都是小说的一部分。只要善于发现,你会发现你的笔下的故事原来如此精彩。
04从小事中挖掘道理。
生活中,总会发生很多小事,我们要善于挖掘其中的道理。这个要怎么做呢? 那就是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问的多了,你就会发现背后的道理。
其实写作和做菜是一个道理,只要善于研究,你的厨艺会离大厨越来越近。
只有不断挖掘小事背后的道理,那些困扰你的、引发你思考的事情都将是你的写作素材。
这是我这几个月每天坚持写作总结出来的一点点经验,分享给大家,如果对你有所帮助和启发,请动动手指给我点个赞呗,谢谢您的支持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