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本文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初一那年,我还是一个正值青春豆蔻年华的小女孩:单纯、敏感、内向,喜欢安静的独处。
正是因着这样的个性,往往使我更加不甘寂寞和孤独,便总是想要去找寻一点刺激:而那些能给我平静寡淡的校园生活凭增一点活力的人,我总是怀着既羡慕又不置可否的矛盾心理去小心翼翼的接近。
初一二班总共有56个同学,班上男女各占差不多一半的比例。但,我那害羞恬静的性子,显然在那一群朝气蓬勃的青春叛逆之人看来,无疑于一个“局外人”般的存在……
但可笑的是,从小,我又被“教育”要性格开朗活泼一点,而自己的内向性格总是遭到周围亲戚朋友的白眼。所以,遇到这类与自己完全相反的性格脾性的人,不管男孩子还是女孩子,便更觉好奇,同时,也因内心背负起了这莫名的心理包袱,我便和这些“妖艳”了整个初中时光的,各色各样的人物展开了一场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起初,因着都是走读生的原因,一位名叫婷的女孩子开始慢慢和我彼此交往起来。
她是一位性格张扬、行为举止也颇像男孩儿般顽劣的女生,她不仅敢于和男生们打闹成一片,而且天性好逸恶劳,不曾把心思放在学习上。
这初来乍到的新瓜蛋子,有的满是天真和好奇,我哪里顾着这么多,便很快和她“热络”起来。
一天周末,她说要邀请我去她家里玩,我被这突然的邀请给惊艳到了,心里想着:她可真是热情似火,但转念又一想:自己那从小小心翼翼、谨小慎微的个性,她怎么会对我感了兴趣呢?在我身上,她可是找不到什么有趣的地方,我本就不善言辞又不苟言笑的。
但终究是盛情难却,我便满口答应了下来。只是,我没有想到的是,她约我去家里玩的目的,只是为了“凑个角儿”,可谓是“三缺一”啊!只见她同时叫了另外两三个女生来到家里,让我觉得这小小的房间里,顿时,热闹非凡起来。
而我恰恰是最不喜欢这种热闹的娱乐消遣的,当时我心里便琢磨着:果然我俩个的性格天差地别,毕竟不是同频之人。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我只好对她们敬而远之了。
我已记不得当时,我是怎样在百般寂寥的独自等待中,度过了那一个漫长的下午的,只知道,每一刻,我都如坐针毡般不知所措。
她那群对我来说陌生的朋友,以及这陌生的环境,便使我渐渐对她开始陌生起来了。
后来,有一次,婷找我借了一本歌词本。
那个时候,在我们那十八线小镇上,对于流行歌曲的推广渠道也很局限,仅仅来源于电视或者诸如QQ音乐等类似的媒介来推广。而网络和智能手机在当时还不如这般普遍。
而从小,便喜欢唱歌的我,自然就把这些婉转动人的流行歌曲通过笔记本这样的方式记录下来。当时,这种笨笨的方法,在喜欢唱歌的文艺小青年中还颇为流行。我也如珍宝一般的保存起来,且从不借给他人。
但有一次,婷说自己最近在学一首歌,恰好,无意中看见我的歌词本上也有这首歌的歌词,她便二话不说的想找我借一下歌词本。
在她亲口一字一句的承诺抄完便还给我之时,我还是义无反顾的借给了她。
可是,这然后,就没有了然后……
后来过了好长一段时间,我本想找她还回来,可我就是脸皮薄,不好开口,怕我这一开口,这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
但是,我的漫长等待,换来的却是她的心不在焉,甚而忘乎所以了。
想想,还是算了吧,大不了再重新抄一本,我只好这样安慰自己。但总归是,吃一堑长一智,以后可别再随便借人了。
而那本歌词本,果然也如肉包子打狗般,有去无回了……
直到初二分班(分普通班和尖子班)之时,她被分到了另外一班,我也再没有提起此事。或许,这对于她来说,只是一件不足挂齿的小事,但经此一遭,我们之后便再也没有了交集。
后来,听别人说,她一直都是一个有借无还的主,连钱都是这样,更何况区区一个小笔记本呢……
嗐!